准能:跳起摸高加压奋进
2024年12月09日
字数:2742
版次:01
冬日的清晨,北风呼啸而过,黄河“几字弯”畔,寒冷没有影响准能集团两座露天煤矿的正常生产秩序,反而激发起广大准能人更加迫切的保供热情和决心。在这里,吊斗铲、电铲高位运行、日夜轰鸣;矿用自卸卡车开足马力、川流不息,将煤炭源源不断开采出来,供往全国各地。
回望前三季度,准能集团顶住土地征用难题、恶劣天气考验及铁路维修等多重压力,严格监管确保安全、集智攻关稳定运营、灵活策略优化方案,出色完成了保供任务。1至10月,自产商品煤完成5186万吨,占年度目标的83.7%。
精细组织 紧盯产能产量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如何精细组织、保障煤炭产能产量是准能集团冬季保供工作的关键。
11月12日,在哈尔乌素露天矿南部最下层煤沟,连日的冻雨让这里泥泞不堪,而最棘手的是遇到100米长的采煤线爬升10多米高度的复杂作业面,压在中间的煤层仅有2米,大大增加了开采难度。为确保煤炭应产尽产,该矿精心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电铲司机应对难题,宋俊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练操作电铲,提臂、降斗、平挖,精准开采出压在十几米厚岩石层间的薄煤层。同时,灵活采用“热交”方案,在较为紧张的生产阶段缩短1个小时的交接班时间,进一步强化生产接续,尽快走出产能“瓶颈”。
稳产增供、分毫必争是保供的责任。准能集团依托一体化智能联动大数据分析系统,紧盯剥、采、洗、装、运及维修等各环节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挖潜调度指挥效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产能稳得住、产量跟得上。
“我们通过系统每天采集、共享1亿余条生产、经营、设备状态等数据,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实现上千台套生产设备高效运转。”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田晓轶介绍道。
入冬前,准能集团多次召开生产专题会议和月度会议,科学预测能源需求,制定了详细的稳产稳供方案,明确保供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确保从顶层到基层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黑岱沟露天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矿作为保供主力,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细分运输、采掘、穿爆、工务、供电等工作队的月、周、日保供任务和考核标准,严格落实“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工作要求,进一步揭露采煤工作面、扩大开采区、优化运煤通道、交替开采煤岩、精密排布设备作业位置,有效压缩运距,合理释放内排空间,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力。设备维修中心作为设备运维主力,主抓设备防寒防冻工作,对设备加热、预热装置完好情况和大型结构件易开裂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完成各类设备润滑油脂更换和687台设备防冻液冰点检测工作,为冬季矿采设备稳定运行做好充足准备。
优化工艺 严控煤质指标
保障煤质是创效的关键,也是赢得市场信赖的基石。准能集团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从工艺参数把控,到智能化设备应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持续做好“准混”品牌商品煤的稳质保量工作。
走进准能选煤厂装车站,“沉默是金”是这里的工作要求,为保障每节车厢的煤炭热值符合用户需求,装车员何瑞林需要一边透过落地窗观察火车装车情况,一边专注地操作智能装车系统,根据调度装车方案里的煤炭种类要求,调整装车溜槽角度和位置,确保煤炭能够均匀、精准地落入车厢。
入冬以来,准能集团充分发挥智能装车效能,在两个选煤厂构建了多层级装车质量管控体系,通过调整入洗比例和排矸率,统筹联动生产组织,实现原煤仓储、产品仓储维持高位运行。进一步优化煤泥处理系统加药制度,提升精煤脱水等设备效能,严控煤泥水分。释放哈尔乌素选煤厂智能干选系统高灰煤回收功能,最大程度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高灰煤,争取商品煤效益最大化,实现商品煤加权平均热值提高至4727千卡/千克。
同时,准能集团根据国家能源集团部署,积极应用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了煤质“真、准、快、透”的检测目标。目前,该技术已在线检测煤炭2467车,检测煤量超过980万吨,检测数据4470组,各项指标均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相当,使得煤质检测耗时从24小时以内大幅缩减至2分钟内,装车合格率达到94.59%,较去年同期高1.62%。
准能集团还严格按照集团公司2024年冬季防冻车工作启动会的部署安排,牢固树立“冻车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高于上一防冻期的标准完善防冻车预案,强化防冻车全周期管理,从源头抓起,提升脱水设备效能,减少外水进入。密切关注寒潮预警、沿途气温变化、港口封航等信息,科学足量喷洒防冻液,确保“零冻车”,保一体化高效运行、保能源稳定供应。
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
“刘瑞东,发现采场1105道路有矿卡运输遗留石块,速度前往清理。”
“田俊山,在采场1075修筑安全挡墙,避免道路卡车作业交叉。”
“周俊林,采场和排土场道路经过连日冬雨,作业面湿滑,集中力量优先恢复上煤道路,其次快速组织恢复采场作业道路,全力以赴保障现场作业安全有序。”
……
11月13日,刚刚结束班前会的运行工长王晓峰在矿坑巡查,他仔细观察着矿区道路情况,指挥装载机、平路机等工程车司机第一时间清理障碍。为了保障岁末生产的运输道路安全,黑岱沟露天煤矿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将养路班组、工程班组分为两个班组,延长作业时长,同时利用白班时间对道路两侧石块、稀泥进行清理。四季度以来,每天平均维护道路38公里,切实保障了生产道路安全畅通。
准能集团把安全生产当作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聚焦本质安全,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推动“一抓二查三督导”工作法,不断完善“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横纵交织立体式”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入冬以来,准能集团以煤矿“安全会诊”为契机,重点从钻孔、爆破等10个方面着手,狠抓隐患问题整改,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同时,注重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定期进行各业务保安部门联查,全方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风险研判、重大隐患排查和“四不两直”夜查,并将联查结果与安全积分、绩效奖金、评先选优挂钩,持续拧紧风险管控、隐患整改的链条。加强外委承包商监管,提前做好承包商准入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承包商一体化管理水平。
此外,在智慧矿山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两矿不断加大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力度,推进远控推土机、远控电铲、机器人等工艺技术装备应用,进一步拓展穿爆、采剥、预警、辅助等智能化科技增安全领域技术应用,实现以科技赋能矿山安全。
“比如我们的运输卡车‘四位一体’安全保障系统,集车载GPS防撞预警、车辆超速管理、驾驶员疲劳警示和行为监控、毫米波雷达自动刹车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及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自动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生产。”黑岱沟露天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常建国说道。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目标在前,攻坚冲刺。准能集团将锚定全年任务,以决战之姿、笃行之劲,全力保证全年保供任务圆满收官,铸就煤炭产业新荣光,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回望前三季度,准能集团顶住土地征用难题、恶劣天气考验及铁路维修等多重压力,严格监管确保安全、集智攻关稳定运营、灵活策略优化方案,出色完成了保供任务。1至10月,自产商品煤完成5186万吨,占年度目标的83.7%。
精细组织 紧盯产能产量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如何精细组织、保障煤炭产能产量是准能集团冬季保供工作的关键。
11月12日,在哈尔乌素露天矿南部最下层煤沟,连日的冻雨让这里泥泞不堪,而最棘手的是遇到100米长的采煤线爬升10多米高度的复杂作业面,压在中间的煤层仅有2米,大大增加了开采难度。为确保煤炭应产尽产,该矿精心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电铲司机应对难题,宋俊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练操作电铲,提臂、降斗、平挖,精准开采出压在十几米厚岩石层间的薄煤层。同时,灵活采用“热交”方案,在较为紧张的生产阶段缩短1个小时的交接班时间,进一步强化生产接续,尽快走出产能“瓶颈”。
稳产增供、分毫必争是保供的责任。准能集团依托一体化智能联动大数据分析系统,紧盯剥、采、洗、装、运及维修等各环节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挖潜调度指挥效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产能稳得住、产量跟得上。
“我们通过系统每天采集、共享1亿余条生产、经营、设备状态等数据,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实现上千台套生产设备高效运转。”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田晓轶介绍道。
入冬前,准能集团多次召开生产专题会议和月度会议,科学预测能源需求,制定了详细的稳产稳供方案,明确保供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确保从顶层到基层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黑岱沟露天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矿作为保供主力,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细分运输、采掘、穿爆、工务、供电等工作队的月、周、日保供任务和考核标准,严格落实“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工作要求,进一步揭露采煤工作面、扩大开采区、优化运煤通道、交替开采煤岩、精密排布设备作业位置,有效压缩运距,合理释放内排空间,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力。设备维修中心作为设备运维主力,主抓设备防寒防冻工作,对设备加热、预热装置完好情况和大型结构件易开裂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完成各类设备润滑油脂更换和687台设备防冻液冰点检测工作,为冬季矿采设备稳定运行做好充足准备。
优化工艺 严控煤质指标
保障煤质是创效的关键,也是赢得市场信赖的基石。准能集团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从工艺参数把控,到智能化设备应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持续做好“准混”品牌商品煤的稳质保量工作。
走进准能选煤厂装车站,“沉默是金”是这里的工作要求,为保障每节车厢的煤炭热值符合用户需求,装车员何瑞林需要一边透过落地窗观察火车装车情况,一边专注地操作智能装车系统,根据调度装车方案里的煤炭种类要求,调整装车溜槽角度和位置,确保煤炭能够均匀、精准地落入车厢。
入冬以来,准能集团充分发挥智能装车效能,在两个选煤厂构建了多层级装车质量管控体系,通过调整入洗比例和排矸率,统筹联动生产组织,实现原煤仓储、产品仓储维持高位运行。进一步优化煤泥处理系统加药制度,提升精煤脱水等设备效能,严控煤泥水分。释放哈尔乌素选煤厂智能干选系统高灰煤回收功能,最大程度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高灰煤,争取商品煤效益最大化,实现商品煤加权平均热值提高至4727千卡/千克。
同时,准能集团根据国家能源集团部署,积极应用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了煤质“真、准、快、透”的检测目标。目前,该技术已在线检测煤炭2467车,检测煤量超过980万吨,检测数据4470组,各项指标均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相当,使得煤质检测耗时从24小时以内大幅缩减至2分钟内,装车合格率达到94.59%,较去年同期高1.62%。
准能集团还严格按照集团公司2024年冬季防冻车工作启动会的部署安排,牢固树立“冻车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高于上一防冻期的标准完善防冻车预案,强化防冻车全周期管理,从源头抓起,提升脱水设备效能,减少外水进入。密切关注寒潮预警、沿途气温变化、港口封航等信息,科学足量喷洒防冻液,确保“零冻车”,保一体化高效运行、保能源稳定供应。
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
“刘瑞东,发现采场1105道路有矿卡运输遗留石块,速度前往清理。”
“田俊山,在采场1075修筑安全挡墙,避免道路卡车作业交叉。”
“周俊林,采场和排土场道路经过连日冬雨,作业面湿滑,集中力量优先恢复上煤道路,其次快速组织恢复采场作业道路,全力以赴保障现场作业安全有序。”
……
11月13日,刚刚结束班前会的运行工长王晓峰在矿坑巡查,他仔细观察着矿区道路情况,指挥装载机、平路机等工程车司机第一时间清理障碍。为了保障岁末生产的运输道路安全,黑岱沟露天煤矿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将养路班组、工程班组分为两个班组,延长作业时长,同时利用白班时间对道路两侧石块、稀泥进行清理。四季度以来,每天平均维护道路38公里,切实保障了生产道路安全畅通。
准能集团把安全生产当作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聚焦本质安全,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推动“一抓二查三督导”工作法,不断完善“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横纵交织立体式”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入冬以来,准能集团以煤矿“安全会诊”为契机,重点从钻孔、爆破等10个方面着手,狠抓隐患问题整改,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同时,注重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定期进行各业务保安部门联查,全方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风险研判、重大隐患排查和“四不两直”夜查,并将联查结果与安全积分、绩效奖金、评先选优挂钩,持续拧紧风险管控、隐患整改的链条。加强外委承包商监管,提前做好承包商准入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承包商一体化管理水平。
此外,在智慧矿山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两矿不断加大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力度,推进远控推土机、远控电铲、机器人等工艺技术装备应用,进一步拓展穿爆、采剥、预警、辅助等智能化科技增安全领域技术应用,实现以科技赋能矿山安全。
“比如我们的运输卡车‘四位一体’安全保障系统,集车载GPS防撞预警、车辆超速管理、驾驶员疲劳警示和行为监控、毫米波雷达自动刹车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及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自动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生产。”黑岱沟露天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常建国说道。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目标在前,攻坚冲刺。准能集团将锚定全年任务,以决战之姿、笃行之劲,全力保证全年保供任务圆满收官,铸就煤炭产业新荣光,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