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五福”集聚共绘新画卷
——福建公司重组整合五周年综述
2024年12月06日
字数:3254
版次:01

本报特约记者 陈碧芳

  时间,镌刻发展历史,见证美好未来。回首,2019年11月,作为集团首批管理整合的二级单位,福建公司承载着新使命,沐浴着新阳光,策马扬鞭、奋蹄急驰。
  重组整合5年后,福建公司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产业布局在变,一主多元;发展路径在变,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变,绿色发展……
  能源“福”泽——能源保供,赋能社会发展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重组整合以来,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火电企业,福建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增产增供,以全省10%的电力装机贡献了14.4%的发电量,在保供“大考”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国能人的家国情怀。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数字峰会等重要时段的保供任务,所属5家单位迎峰度夏保供工作获得福建省政府专项奖励,并因保供贡献突出多次受到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监管办通报表扬。
  面对我国东南沿海防台防汛形势,福建公司总结形成“标准化强化力度、规范化提升速度、常态化拓宽广度”的“三化”防台经验,下好防台保供“制胜棋”。
  今年7月25日至27日,福建公司成功应对超强台风“格美”的考验,防台防汛、能源保供工作连续3天登上央视新闻,向外界展示了国家能源集团良好的品牌形象。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重组整合后,福建公司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全力支持集团煤电一体化运营,强调营销和生产协同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产业控制力,电力市场交易实现量价齐保,发电量、供热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工业供热量稳居集团子分公司第一。
  绿色“福”荫——守护蓝天,共筑绿色家园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福建公司顺应能源行业变革趋势,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持续优化布局结构。
  整合之初,领导班子抓住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成立12个专项工作组,推动规划2台100万千瓦机组的罗源湾项目正式取得复工批复,帮助龙岩公司摘掉连续3年亏损的帽子……为企业驶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罗源湾项目2台百万机组投产,晋江热电1台5万千瓦热电联产背压机组投产,福州公司二期2台66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开工,泉州公司三期2台66万千瓦扩建项目、石狮公司三期1台百万千瓦扩建项目取得核准批复。至此,福建公司走出了一条煤电高效清洁发展之路,企业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福建公司坚定推进新能源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全员力量,人人牵头,主动寻找新能源项目新的突破点,全力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2023年,列规的9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完成备案。
  2024年,取得7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发指标;光伏项目储备、开工、投产容量分别为112万千瓦、21.5万千瓦、12万千瓦,形成了“储备一批、决策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良性循环,“追光”的道路越走越宽!
  5年来,福建公司坚持开发增量与提升存量并重,新增投产火电项目205万千瓦、光伏项目44.06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由611.2万千瓦扩大到860.26万千瓦,形成了以火电为主体,全面发展风、水、光伏等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这让整合后的福建公司“体型”增加了不少。
  不仅如此,随着清洁高效煤电的开发利用,未来还有在建火电项目132万千瓦、规划火电项目232万千瓦,将为福建公司发展注入更多“绿意”。
   创新“福”潮——引领未来,智启能源新篇
  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源泉。
  5年来,从整合到融合,福建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创新发展中交出了一份答卷。
  ——发挥火电产业优势。泉州公司供热技改项目填补了国内高参数供热技术领域的空白,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突出项目牵引带动。连江公司世界首创广义变频技术落地应用,成为福建省首台具备FCB功能的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立足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晋江热电“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碳捕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为2025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一个个创新举措正以科技赋能,助力福建公司提“智”增效。
  此外,在数智应用方面,福建公司积极推动智慧企业建设工作。泉州公司“5G+智慧电厂建设”项目入选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行业典型应用案例;安全监管“云模式”实现了危险区域、高风险作业、重点人员精准智能管控;推进“数字国能福建”平台建设,建成新能源集控中心和生产监控中心,打造风、光、水、火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
  5年来,福建公司共实施科技项目153项,资金投入8.78亿元,重点研究与应用安全环保、节能、智慧发电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现已申请专利450件(发明专利165件),拥有授权专利284件,智慧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才“福”地——育人为本,共筑人才高地
  重组整合就像是一种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的推动力量,推动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和深化改革等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实现重组整合“1+1>2”的效应,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好集团党组的每一项决策。
  整合之初,福建公司就旗帜鲜明地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制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办法、评价办法,明确党委、党支部、党员的融合内容、融合路径、融合标准。
  5年来,福建公司党建的领航之力进一步彰显,《党建工作品牌优秀案例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优秀案例集》等党建成果印发成书籍并推广交流。2个党建品牌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建品牌和电力行业党建创优案例,2个党支部获评集团“100个示范党支部”,4个党支部创新案例入选集团“100个创新案例”。
  重组整合是一泓源头活水,不仅集聚资源,而且有助于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此,福建公司人才建设一系列举措相继推出。
  ——深化“一杯两赛”覆盖面,举办技能竞赛和劳动竞赛180多项,为培养和发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搭建青年创新创效平台,挖掘出创新项目58个、小发明14个,创建青年“四岗”队伍26支,发挥团青生力军作用。
  ——坚持党管人才,制定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实施办法,人才库充实优秀年轻干部38人,基层领导班子队伍中年轻干部占比增长至25.27%。
  ——加快推进“三支队伍”建设,评聘“首席师”6人、“金牌工程师”23人,获评集团首席专家1人、国能工匠2人、科技先锋3人。
  与此同时,整合引发的聚合效应得到有力释放,推动重组改革笃实前行。
  福建公司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经理层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基层单位班子成员责任书签订率100%;完善了以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为主的薪酬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薪酬结构更加合理;建立了全员绩效考核体系,两家基层单位绩效考核经验做法得到集团公司肯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职工浮动工资占比等主要指标高于集团系统平均值。
  社会“福”祉——回馈社会,共绘和谐画卷
  重组整合只是手段,实现共同的发展,实现“1+1>2”效应,才是目的。
  为此,5年来,福建公司推进机制融合、工作融合,进而实现文化亲和、思路融合。
  整合后的福建公司总结多年来的发展经验,从集团发展战略出发,从本土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一轴两翼,五提六创”工作思路。“一轴”,就是要始终把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区域发电企业这条主线;“两翼”,就是要牢牢聚焦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转型发展两大使命;“五提”,就是要切实提升战略落实、组织领导、机遇把控、资源整合、变革创新五项能力;“六创”,就是要争创保安全、增效益、促发展、谋创新、抓改革、强党建六个领先。
  和合故能谐。干部和职工是改革的最关键因素,信任、包容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每年年初,福建公司党委都要召集班子成员集体研究,确定当年的十项惠民实事,并向职工群众做出公开承诺。
  在这里,“健康国能”工程走实做细,关心关爱困难职工,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将幸福企业建设打造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新名片,所属单位泉州公司成为福建省“幸福企业”省级试点单位。
  在这里,先后有5位驻村干部投入乡村振兴,帮助集团对口帮扶地区拓宽农特产品销售,认真履行央企责任担当,凝聚相融、相知的强大合力。
  ……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
  在能源行业变革的壮阔征程中,福建公司会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谱写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助力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