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共沐风雨,相伴夕阳
◎ 韩国华
2024年11月29日
字数:1412
版次:04
  和婆婆视频聊天,得知她浮肿的双脚恢复正常了,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下。可能是公公婆婆年纪越来越长的原因,这两年对他们越是牵挂得紧。尤其是婆婆的血糖,一直依靠降糖药维持着,身体大不如前,对她更是放心不下。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尖宝贝,又相距千里之遥,公公婆婆对我们也是最为惦记。“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春节临近,更是盼着我们能回家团聚。每次婆婆都是暗中受公公的“密令”打探消息,电话或者视频,不是问啥时候能放假,就是问票好不好买,总是绕着弯提醒我们早点回去。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家三口都会不惜千里奔赴,义无反顾涌入春运的人潮,回黑龙江陪老人过年。
  每次回家过年我们最省心,啥都不用买。公公婆婆早早准备好年货,冰箱、冰柜装得满满当当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公公把菜谱全都列好。平时,两位老人也最重视一日三餐,每次蒸馒头,婆婆都是发好面,揉好、醒发、再揉、再醒,最后才上笼屉蒸。过年更是不用说,酱猪手、生豆芽、熬皮冻,忙得不亦乐乎。公公和婆婆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老式婚姻模式,公公不会做饭,买菜全包。夏天回平房住的时候,公公打理菜园子,白菜、土豆、西红柿、豆角等等,播种、锄草、浇水、除虫,每种蔬菜都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侍弄。婆婆做饭,他还帮着打下手,引火、烧炕,擀面条、擀包子皮,力气活全包。婆婆最拿手的就是生绿豆芽和熬皮冻,纯手工的绿色食品。那绿豆芽生得白白胖胖、水水灵灵,还不长根须和叶子,婆婆全是凭经验算好日子赶在我们回家前发好,不论凉拌还是热炒,都最解腻、最受全家人欢迎。每年初二回娘家,婆婆还会热情地让我也带上一包,给娘家人尝尝鲜。婆婆熬的皮冻也是独家秘方,肉皮刮油去肥肉、剁碎、放进葱花细熬,切好摆盘,颤颤巍巍,咬上一口,爽滑可口、回味无穷。
  去年过年,没想到婆婆生的豆芽细长不说,还生了须子和叶子,吃之前还得费时费力摘除。原来,婆婆忙年太累,生病住院了,怕我们惦记影响工作隐瞒了病情。出院回到家才开始生豆芽,本来应该用清水一天投两次,因为身体疲惫,只投了一次,北方的冬天室内温度又高,没能及时挪到凉快地方。婆婆生病的时候,公公尽心护理,还学会了洗碗,主动帮婆婆分担家务。吃完年夜饭,公公伸手就去收拾碗筷,准备洗碗,那动作自然又熟练。这一个小小的动作,瞬间让我泪湿眼眶。
  1964年,公公婆婆携手步入婚姻的城堡,经历60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平凡日子里的相依相伴,困难面前的相互支撑。60载的婚姻就如钻石一样珍贵且闪闪发光,是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历经磨合、彼此成全,守望相助、一生相托,彼此温暖、汇成暖阳。他们用爱筑巢,抚育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公公婆婆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我不敢想,离开老人的日子,我们会何等孤单、何等无助。我们一家三口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地劝说两位老人来沈阳和我们一起生活,他们却担心年纪大了成为我们的负担,说啥也不来。
  “他婚礼上对她说别哭,他病中对她说别哭,爱是两个小人儿遇上,都在努力给对方照个亮。等到岁月把皱纹缝成一朵花,他们挽着手把生活过成一幅画。
  这首《枕着光的她》不止一次感动着我,每次听都会让我默默流泪。歌中的主人公“他”和“她”不正是和公公婆婆一样,携手走过人生风风雨雨,共沐夕阳的真实写照吗?祝福公公婆婆健康长寿,也祝福天下的父母都能相伴携手沐夕阳,愿他们的爱化成光,长长久久温暖并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