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热”忱逐“暖”而行
2024年11月11日
字数:2648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李倩倩
11月的燕赵大地,寒风阵阵,落叶纷飞。对于北方的百姓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寒冷的冬天里回到温暖如春的家中。走进河北公司邯郸电厂,主控室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发电功率、环保参数等数据,运行值班人员紧盯操作盘上的机组各项参数,检修人员在生产现场检查维护设备……他们正为即将到来的今冬明春供热季忙碌着,只为将潺潺暖流输送到千家万户。
作为邯郸市主力热源企业,邯郸电厂始终秉持“驻守一地、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感,将“保供热、保民生、保安全”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全力确保邯郸市主城区及肥乡区3200万平方米的百姓能够温暖过冬。
“安”字先行 谋划全年“检修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河北地区的冬季每年长达4个月之久,而让这座城市持续温暖的原因,是有一群人一直在用心做着“民心工程”,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未停歇。
“汇报值长,全厂热网系统解列完毕。”3月15日,随着运行人员对讲机里的一声汇报,邯郸电厂2023至2024年度采暖季供热任务圆满收官,累计完成供热量1115.4万吉焦,创建厂以来历史新高。供热季的结束对于机组来说是一个“窗口期”,而对于电力人来说,则是迎来了更加忙碌的“检修季”。
“此次C级检修是3号机组自投产以来第一次等级检修,我们要以‘高质量预防性检修’为目标,全面解决设备隐患与故障,为下一个供热季夯实基础……”3月20日,供热季刚一结束,邯郸电厂便全面吹响了“检修季”的号角,牢牢抓住安全主动权。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邯郸电厂“一盘棋”统筹谋划4台机组检修工作,全面排查供热期4台机组的运行状况、潜在缺陷、设备隐患,列出问题清单,并抓住计划性检修机会,为机组全面“把脉问诊”。3月份以来,邯郸电厂先后完成3号机组C修、2号机组A修、4号机组C修、1号机组C修,全面消除设备潜在缺陷隐患,为机组安全夯实基础。
“历时7个月,我们对4台机组进行了全面检修,现在的热网系统已经完全具备供暖条件。但在供热开始前,我们每天还在坚持全面排查,确保设备供热期处于最佳状态。”在长达7个月的“检修季”里,李晓东已200余天没有休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每天盯在现场、守在现场。
在邯郸电厂还有许许多多像李晓东一样的电力人,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时分,无论是酷暑难耐的汽机房、锅炉顶还是密闭狭小的有限空间,都能看到他们奋斗坚守的身影,而供热季的潺潺暖流就是他们最好的勋章。
以“新”求进 走稳民生“技改路”
作为一座城市热电站,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不断提升供热稳定性、可调性、环保性,是邯郸电厂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响应邯郸市号召,今年的民生供热要实现从‘达标温度’到‘舒适温度’转变,这意味着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11月1日,在邯郸电厂主控室里,运行部主任温振说。
“去年经历极寒天气的考验,证明咱们供热能力没问题。并且4台机组‘互联改造’已接近尾声,今年供热季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任意3台机组运行,都可以满足最大供热负荷90%以上的需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张金利对今冬明春供暖工作充满信心。
今年,邯郸电厂对东郊一期、二期热网循环水系统开展“互联改造”,改造后实现全厂3台35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和1台154兆瓦民生供热背压机组供热源互备,并对供热管网进一步优化,将原直径1米的供热管道更换为直径1.4米供热管道,进一步提升供热稳定性、可调性。同时,对1号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热网循环水泵增容改造等,供热效能在原基础上提升20%。对2号机组进行汽轮机切缸技术改造、热网加热器新增22.45%的换热面等改造,1、2号机组最大供热水量达到12000立方米/小时,以“邯电速度”输送“邯电温度”。
在此基础上,邯郸电厂秉持“绿色、优质、高效”的安全供热理念,每年针对热网系统开展“冬病夏治”专项检修工作。8月份,全面梳理上一个采暖季“疑难杂症”,围绕8台热网加热器、9台热网疏水泵、8台热网循环泵及相关热网设备进行解体检修、滤网清扫、备件更换、仪表校验以及控制逻辑优化等检修维护工作,逐一对热网加热器进行保养、注水、打压和找漏试验,消除部件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磨损等问题,确保设备“零隐患”,为冬季安全平稳供热夯实基础。
在提高供热性能的同时,邯郸电厂技术改造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探索。今年以来,该厂坚持“技术驱动、绿色低碳、有序减排”的战略规划,先后开展烟气净化系统提效改造、烟气余热系统改造、尿素水解供氨系统改造、电除尘五电场改造等,实现了机组节能减排、高效环保,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实“干”为要 下好保供“先手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邯郸电厂坚决扛起“保供热、保民生、保安全”的责任,提前成立保供热领导小组,全面协调设备、人员、技术、冬储煤等各项工作,为供热季做好万全准备。
“文方,现在已实现‘四机一控’模式,你来说一说近段时间的工作感受。”“‘四机一控’改造后,我能同时看到4台机组的生产负荷参数,方便统一调度,实现多机组一体化协同工作,在供热季能更好地调配人员。可以这么说,在综合研判、集中调度、简化流程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10月28日,运行部主任温振与值长王文方对“四机一控”改造工作探讨心得。
10月23日,邯郸电厂顺利完成“四机一控”改造工作,原一期的DCS控制系统、运行人员、通讯设施已全部移至二期集控室,各项系统调试、验收正常。
邯郸电厂组织公司、部门、班组三级人员持续开展供热中断、防寒防冻等应急演练,以演促改、以演备战,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检验保供工作机制。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开展设备防寒防冻专项检查、消防设备专项检查等,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制,刚性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全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建立缺陷管理台账,安排专人跟踪易出现缺陷的设备,全面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按照上一个供热季标准,煤场每日上煤近1.5万吨。从10月份以来,我们加紧冬储煤进煤场,按照发改委要求,冬储煤备足20天的量,现在煤场储煤量已达到30万吨,全力确保了‘口粮’供应。”11月3日,燃料管理部副主任王金蒙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机组“口粮”是保障供热安全的关键,邯郸电厂强化冬储煤管理,提前备足机组“口粮”,同时规范运、卸、储、采、制、化、存及配煤掺烧等各环节,严格控制入炉煤质,保障迎峰度冬高峰时段“顶得上”。
让这座千年古城的冬天“暖起来”,是邯郸电厂不变的初心和承诺,全厂干部员工将满怀热忱、团结奋斗、追光而遇、逐“暖”而行,以优异的保供成绩交一份满意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