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共长天
2024年10月31日
字数:1476
版次:04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与翁牛特旗交界的老哈河中游,红山水库(红山湖)恰似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这片大地。其景色壮美,不只在于214平方公里的库区总面积和25.6亿立方米的总库容,更在于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
初至红山水库,便被眼前景象深深吸引。夏日库区宛如人间仙境,当日起雾,薄雾如轻纱笼罩湖面,增添神秘色彩。淡蓝天空下,澄澈湖水倒映连绵青山,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娇羞少女披着朦胧面纱,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绝美水墨画跃然眼前。鸥鸟成群飞翔,时而轻点水面,时而直上云霄,似天地精灵起舞;微风拂过,碧波在雾霭映衬下轻轻荡漾,阳光穿透云雾,洒下丝丝缕缕光线,令湖面闪烁细碎迷离金光,仿若无数宝石跃动。湖面上,游览小船悠然飘荡,船身轻盈划过水面,在雾气中留下细长水痕,令人心生涟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山水库 1954年勘探设计,1958 年10月动工,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它是辽河流域最大水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发电、养鱼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各旗县区5万民工参与施工,风餐露宿,历经七载寒暑,克服重重困难筑起大坝。建设中涌现出宁城县民兵团钢铁连、红色突击队及敖汉旗民兵团红五连等英雄集体,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激励后人,成为当地宝贵财富。红山水库建成后作用显著,保护下游11座城镇220 多万人口、40万公顷耕地及5条铁路干线;与下游平原水库协同运行,可灌溉农田15万公顷;还有近万公顷养鱼水面。大坝合龙以来,防洪减灾成效明显,多次挡住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累计防洪减灾与灌溉效益达200多亿元,为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一水润千家,稻香飘万里。”红山水库周边水稻有名,知青柴春泽贡献颇大。在柴春泽等知青努力下,当地实现自流灌溉,水稻种植面积大增,将盐碱滩变为鱼米之乡。粮食产量从亩产不到百斤跃升至一千多斤。如今,翁牛特旗是赤峰市水稻生产核心区域,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25 万亩,占全市83%,年产稻谷 12万吨以上。2022年5月18日,翁牛特旗举办“红山稻”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柴春泽视频连线讲述其前世今生,推动全旗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升稻米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红山水库鱼类丰富,除特色红山鲤鱼和银鱼外,还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武昌鱼等,水产品产量居赤峰之首。冬季,红山湖冬捕是盛事,渔民在冰面凿洞撒网,收获时鱼儿活蹦乱跳,众人满是喜悦。冬捕美食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既是渔业丰收,也是民俗文化精彩展示。此外,翁牛特旗文旅局定期举办环湖跑步比赛,各地跑步爱好者在此挥洒汗水,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推动全民健身,展现红山水库独特魅力。
新时代,红山水库肩负新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它成为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支撑。水库周边湿地和林地是候鸟迁徙停留地与栖息地,珍稀鸟类觅食、繁殖,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画面。同时,红山水库还是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关键之地,通过科学管理治理,水质达三级饮用水标准,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闲暇时品尝当地全鱼宴,精心烹制的鱼菜香气四溢。红烧鱼头色泽红亮,鱼肉鲜嫩爽滑;清蒸鱼原汁原味,色味俱佳;鱼锅包外酥里嫩,口感丰富。还有油炸小河虾,虾肉鲜甜弥漫齿间。小银鱼雪白纤细,口感细腻。每道菜彰显当地特色,让人深切感受红山水库丰富物产资源。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红山水库大坝,感慨万千。这里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历史丰碑,见证建设者伟大功绩与无私奉献,见证这片土地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初至红山水库,便被眼前景象深深吸引。夏日库区宛如人间仙境,当日起雾,薄雾如轻纱笼罩湖面,增添神秘色彩。淡蓝天空下,澄澈湖水倒映连绵青山,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娇羞少女披着朦胧面纱,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绝美水墨画跃然眼前。鸥鸟成群飞翔,时而轻点水面,时而直上云霄,似天地精灵起舞;微风拂过,碧波在雾霭映衬下轻轻荡漾,阳光穿透云雾,洒下丝丝缕缕光线,令湖面闪烁细碎迷离金光,仿若无数宝石跃动。湖面上,游览小船悠然飘荡,船身轻盈划过水面,在雾气中留下细长水痕,令人心生涟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山水库 1954年勘探设计,1958 年10月动工,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它是辽河流域最大水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发电、养鱼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各旗县区5万民工参与施工,风餐露宿,历经七载寒暑,克服重重困难筑起大坝。建设中涌现出宁城县民兵团钢铁连、红色突击队及敖汉旗民兵团红五连等英雄集体,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激励后人,成为当地宝贵财富。红山水库建成后作用显著,保护下游11座城镇220 多万人口、40万公顷耕地及5条铁路干线;与下游平原水库协同运行,可灌溉农田15万公顷;还有近万公顷养鱼水面。大坝合龙以来,防洪减灾成效明显,多次挡住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累计防洪减灾与灌溉效益达200多亿元,为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一水润千家,稻香飘万里。”红山水库周边水稻有名,知青柴春泽贡献颇大。在柴春泽等知青努力下,当地实现自流灌溉,水稻种植面积大增,将盐碱滩变为鱼米之乡。粮食产量从亩产不到百斤跃升至一千多斤。如今,翁牛特旗是赤峰市水稻生产核心区域,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25 万亩,占全市83%,年产稻谷 12万吨以上。2022年5月18日,翁牛特旗举办“红山稻”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柴春泽视频连线讲述其前世今生,推动全旗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升稻米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红山水库鱼类丰富,除特色红山鲤鱼和银鱼外,还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武昌鱼等,水产品产量居赤峰之首。冬季,红山湖冬捕是盛事,渔民在冰面凿洞撒网,收获时鱼儿活蹦乱跳,众人满是喜悦。冬捕美食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既是渔业丰收,也是民俗文化精彩展示。此外,翁牛特旗文旅局定期举办环湖跑步比赛,各地跑步爱好者在此挥洒汗水,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推动全民健身,展现红山水库独特魅力。
新时代,红山水库肩负新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它成为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支撑。水库周边湿地和林地是候鸟迁徙停留地与栖息地,珍稀鸟类觅食、繁殖,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画面。同时,红山水库还是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关键之地,通过科学管理治理,水质达三级饮用水标准,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闲暇时品尝当地全鱼宴,精心烹制的鱼菜香气四溢。红烧鱼头色泽红亮,鱼肉鲜嫩爽滑;清蒸鱼原汁原味,色味俱佳;鱼锅包外酥里嫩,口感丰富。还有油炸小河虾,虾肉鲜甜弥漫齿间。小银鱼雪白纤细,口感细腻。每道菜彰显当地特色,让人深切感受红山水库丰富物产资源。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红山水库大坝,感慨万千。这里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历史丰碑,见证建设者伟大功绩与无私奉献,见证这片土地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