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良山:毫厘之间展身手
2024年10月29日
字数:1395
版次:02
他目光坚定,内心强大,他做每件事都很执着,一个点、一条直线、一组数据,百米井下、毫厘之间,他用精准测量为矿井护航,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彰显一名测量人对工作的热爱。他就是2023年集团公司“国能工匠”(集团级首席师)地勘钻探专业首席师、神东煤炭地测公司生产技术办公室副主任陶良山。
今年40岁的陶良山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5年前,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投身“煤矿”,成为地测战线上的一名测量工。
“既然选择了煤矿地测这个行业,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险阻,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因为我热爱这个行业,我会把我所学全部奉献在这个岗位上。”15年来,陶良山在煤矿地测的舞台上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先后荣获鄂尔多斯市“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术能手”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技术能手”“全区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建设35周年百名杰出员工“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奖项,还参与了地测公司科研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6篇,取得专利授权17项、计算机软著授权4项。
陶良山现在主要负责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测量在矿井勘探、基建和安全生产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为合理开采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技术资料,被誉为矿井开发的“探路先锋”。
测量工作布局到哪里,党员的步伐就跟随到哪里。
8月21日,布尔台矿传来了一阵激动的欢呼声。随着最后一方岩土开挖完成,标志着布尔台煤矿井下“大动脉”——西南区新建副斜井工程顺利贯通。测量员们用仪器精确地记录下这一刻的成就:水平误差仅为0.053米,高程误差为0.046米,这样的精度,远超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布尔台矿的西南斜井贯通测量工程是这几年来距离之长、难度之大、高差之大、测量方法之复杂多样的一个工程。两个井口近井点地面测量距离约为6.9千米,从地面工业广场到井下贯通线路一共16.7公里,贯通导线全程总距离23.6千米;贯通路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为412.7米,每一个参与者都深知肩上的重任。”陶良山回忆道。
陶良山作为技术骨干,担起此次重任。面对这一复杂工程,他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为了能如期战胜此次任务,陶良山经过多次方案讨论、设计和技术指导,确保顺利贯通。
“咱们干煤矿地质测量这一行,井上下对照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差错,一旦出现一个点位数据偏差,将给公司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因此,必须严格对照规程作业,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到施工现场多了解实际情况,进行井上下认真对照,每个图在打印之前都要反复进行核实再出图。”陶良山在商讨例会上要测量技术人员认真做好井上下对照工作。
最终确定采用全站仪、水准仪、GPS、高精度陀螺仪等先进设备,在工业广场、西南斜井地面广场、22煤一盘区大巷、22煤二盘区大巷等地陆续展开紧张的测量工作。通过多测回闭合导线测量、两次仪高复测支导线、四台全站仪连测法、加测陀螺边等多种导线测量方式,进行了导线成果的检核,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测量误差。这一创新和实践,为神东矿区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测量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陶良山秉持“精心、精工、精品”理念,从最初的一名跑现场、拎仪器的测量员,到现在已成为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2024年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的他,用行动诠释和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面向未来,我依然会扎根在煤海一线,为矿井生产和工友安全提供精准数据,用精湛的技术和实干的精神绘制出美丽的矿山蓝图。”陶良山说。
今年40岁的陶良山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5年前,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投身“煤矿”,成为地测战线上的一名测量工。
“既然选择了煤矿地测这个行业,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险阻,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因为我热爱这个行业,我会把我所学全部奉献在这个岗位上。”15年来,陶良山在煤矿地测的舞台上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先后荣获鄂尔多斯市“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术能手”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技术能手”“全区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建设35周年百名杰出员工“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奖项,还参与了地测公司科研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6篇,取得专利授权17项、计算机软著授权4项。
陶良山现在主要负责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测量在矿井勘探、基建和安全生产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为合理开采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技术资料,被誉为矿井开发的“探路先锋”。
测量工作布局到哪里,党员的步伐就跟随到哪里。
8月21日,布尔台矿传来了一阵激动的欢呼声。随着最后一方岩土开挖完成,标志着布尔台煤矿井下“大动脉”——西南区新建副斜井工程顺利贯通。测量员们用仪器精确地记录下这一刻的成就:水平误差仅为0.053米,高程误差为0.046米,这样的精度,远超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布尔台矿的西南斜井贯通测量工程是这几年来距离之长、难度之大、高差之大、测量方法之复杂多样的一个工程。两个井口近井点地面测量距离约为6.9千米,从地面工业广场到井下贯通线路一共16.7公里,贯通导线全程总距离23.6千米;贯通路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为412.7米,每一个参与者都深知肩上的重任。”陶良山回忆道。
陶良山作为技术骨干,担起此次重任。面对这一复杂工程,他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为了能如期战胜此次任务,陶良山经过多次方案讨论、设计和技术指导,确保顺利贯通。
“咱们干煤矿地质测量这一行,井上下对照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差错,一旦出现一个点位数据偏差,将给公司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因此,必须严格对照规程作业,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到施工现场多了解实际情况,进行井上下认真对照,每个图在打印之前都要反复进行核实再出图。”陶良山在商讨例会上要测量技术人员认真做好井上下对照工作。
最终确定采用全站仪、水准仪、GPS、高精度陀螺仪等先进设备,在工业广场、西南斜井地面广场、22煤一盘区大巷、22煤二盘区大巷等地陆续展开紧张的测量工作。通过多测回闭合导线测量、两次仪高复测支导线、四台全站仪连测法、加测陀螺边等多种导线测量方式,进行了导线成果的检核,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测量误差。这一创新和实践,为神东矿区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测量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陶良山秉持“精心、精工、精品”理念,从最初的一名跑现场、拎仪器的测量员,到现在已成为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2024年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的他,用行动诠释和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面向未来,我依然会扎根在煤海一线,为矿井生产和工友安全提供精准数据,用精湛的技术和实干的精神绘制出美丽的矿山蓝图。”陶良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