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为擎 向新而行
2024年10月28日
字数:2919
版次:01
本报记者 单素利
当前,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正加速到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行业都面临智能科技加速转型升级的跨时代变革,采矿业也身在其中,不能例外。
从传统机械生产到智能综合采掘、从人控到数控、从少人到无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平庄煤业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传统矿山到智能矿山的转型升级。
由传统到智能 目标引领方向
8月13日,在元宝山露天矿远控电铲操作室,电铲司机王师傅穿着白衬衣在远控操作电铲。
王师傅说:“以前在生产现场开电铲,煤尘比较大,如果遇到顺阳装车情况,影响视线,很容易剐蹭重汽车厢。现在在远控电铲操作室吹着空调操作设备,再也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
传统的煤矿开采中,煤矿工人面临着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压力,每一块煤炭的开采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
减轻职工劳动强度,优化职工作业环境,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平庄煤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
“十四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一场新技术激发新变革的宏伟蓝图在平庄煤业开始描绘。
按照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平庄煤业坚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精准发力。各级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深入基层、走访现场、进入车间,围绕智能化建设开展调研工作,梳理出地质条件、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内容,依据“稳健、协同、赋能、提质”工作导向,提出“谋长远、提标准、稳发展”的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成立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运维中心,编印《平庄煤业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指导性文件。形成高层谋事、中层搭台、基层唱戏、全员参与智能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在矿山智能化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上下足功夫,将智能化设备和各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确保矿山生产的高效运行。自此,一场技术与创新、传统与智能、时间与责任的竞赛拉开帷幕。
老公营子矿是平庄煤业首个按照集团公司中级标准建设的智能化井工煤矿,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技术来实施,这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如何破解难题?平庄人的做法是,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2022年年初,超万兆工业环网项目处于建设初期,由于疫情厂家无法到现场跟进,老公营子矿相关技术人员就通过手机视频、远程会议等形式,在厂家技术人员远程指导下,完成4G通信系统、5G通信传输系统、UWB精准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还为矿井生产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标志着该矿成为蒙东地区首个可支持5G接入的超万兆骨干工业环网井工矿。
历时600多个日夜,克服了地质条件压力,打破了技术技能瓶颈,老公营子矿最终成为平庄煤业井工矿首个达到集团中级建设标准的智能化矿井。在这种敢为人先精神的引领下,平庄煤业各单位智能化矿山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智能化矿山建设全面“提速升级”。
由会采到“慧”采“智变”带来质变
在平庄煤业调度(应急)指挥中心,占据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的瓦斯浓度、温湿度以及高清采煤场景等信息。无论是掘进机、采煤机等各类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还是其他指标数据,在这里都一目了然。
“过去炮掘作业需要大量人工装采,现在依托智能掘进、主运输、智能供配电、智能通风等系统,集中控制、无人值守等,减人增效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平庄煤业信息中心分管负责人说,“现在职工只需在调度室动动鼠标就能启动设备,轻轻松松就把煤采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广泛应用,平庄煤业迎来了从传统矿山到智慧矿山的跨越式变革。
矿井下,云台摄像头根据位置信息进行着自动旋转,音视频自动采集回传;矿井上,鼠标轻轻一点,胶带机、破碎站、转载机、采煤机依次启动,液压支架自动跟随采煤机进行降架、拉架、升架、推溜,煤炭被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地面。
智能选煤厂内,巡检机器人在灵活地进行着音视频采集回传,将工作现场环境实时变化直接传输到调度中心大屏上,皮带机、甲带机电机、减速机、滚筒轴承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尽收眼底,实时传送分析巡检数据。
当皮带出现打滑、撕裂、跑偏,堆料、托辊卡死、磨损过限等故障时,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会自动报警,同时能够完成对皮带机上的大块矸石、锚杆、道木、铁管等威胁皮带安全的物料的识别,实现了固定岗位无人值守、辅助巡检。
以往,由专人完成对设备、系统安全检查与维护,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可靠性差、劳动成本高。现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令这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投运煤炭从全封闭式的皮带栈桥被输送到大块车间、原煤仓、储煤仓,再到装车外运,整个煤流过程实现了全封闭式管理,实现了“采煤不见煤”,这在过去难以想象的场景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由信息到赋能 创新推动发展
从人工下矿到无人开采,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平庄煤业高度重视,精心布局,重磅打造一体化管控平台。
通过一体化管控平台,云台摄像头能够根据位置信息实现自动旋转,在采煤过程中对采煤机前后滚筒区域跟机监控,采煤机能够以预先设定的牵引速度、参数自动割煤,形成记忆截割,并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精度自动记忆截割,形成了一套“以自动跟机为主、人工干预为辅,一键启停、记忆截割、自动跟机移架”的井工矿智能化生产模式。
露天矿也实现了对车辆、人员、边坡、无人驾驶的统一集成,形成多系统融合的安全调度指挥平台,同步集成驾驶员行为分析、360°全景影像监视、侧盲区监测、行车记录、应急制动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通过GIS技术以及数字孪生技术还实现了对矿区全景进行可视化呈现,实现对采掘、储运、供电、疏干排水、污水处理、日用消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远程监控和调度,包括设备状态监测、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计划管理等,建立了“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的工作模式,促进煤矿无人或少人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了煤矿智能化管理,助力安全生产。
阔步前行成效显著,近年来平庄煤业在智能采掘、无人值守、一体化管控平台、信息化调度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构建了“4G/5G+万兆工业环网”运行模式。现在,传统的工作方式已被彻底颠覆,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矿山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景象,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转型之路。
目前,平庄煤业8座煤矿实现“4G/5G+万兆工业环网”全覆盖,依托已建成的7个一体化管控平台及数据中心支撑,已将矿调度室打造成为数据汇聚、应用、存储、展示及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型指挥中心。通过融合生产单位的260余个子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调度。5座露天矿全部建成全景视频感知调度系统和露天车辆运行科技保安系统,在全场景巡视矿区及车辆运行安全方面得到重大提升。其中,元宝山露天矿首创5G电铲远控+无人驾驶协同作业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老公营子矿30米厚煤层分层综放项目、露天边帮窄煤柱下资源回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经认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智”为核,因“智”而兴。未来,平庄煤业将瞄准更高目标,努力实现从“高危生产”向“本质安全”、从“规模产量”向“质量效益”、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创新”、从“传统开采”向“智能开采”的四大转变,让职工尽享智改红利,让产业发展蝶变升级,在高质量智慧发展的快车道上,谱写更加动人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