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恰如秋
2024年10月25日
字数:1262
版次:04
夏晓红
节气真是奇妙,过了立秋,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了。从40来摄氏度的酷暑高温蒸煮中走过来的人,乍一进入秋凉,憋闷和黏腻的感觉一扫而光,身体和情绪上的舒适简直无法形容。
太阳不再暴躁,天空高远明净,云朵自在游走。若是再有一场秋雨,空气中的微尘杂质也会被洗得干干净净,雨后到户外,连呼吸都是甜丝丝的,让人禁不住多抽几下鼻子。
经历了一个盛夏,很多花朵已开到荼蘼,悄无声息地谢了,那些曾经张扬地托起了无数怒放花朵的树,静悄悄站着,不知是不是有些感伤。
不爱热闹的菊花把花期选在秋,竟独享秋宠,那些黄的、粉的、白的花,好大好大,一朵又一朵,像刚刚睡醒,使劲地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迎着风轻摇。
被夏季烈日晒蔫了、晒卷了的叶子神清气爽地舒展开来,叶脉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虽然不再是碧油油能掐得出水的那种绿,却别有一种繁华褪去、本我呈现的朴素质感。
若是秋再深些,叶子就有了缤纷的色彩。体会“层林尽染”最好的地方是山上,举目四望,橙、黄、橘、绿、红,像哪个油画家作画时不小心撒了一大盘颜料,又顺势涂抹了几笔,有着一种随性的美。总有善感的人会精心选几片中意的叶子,夹在书册里,留一分秋色,或将它寄给远方思念的人。
市区里最美的要数银杏叶了,从半空中轻轻打着转儿飘落的也好,已铺满了甬道的金灿灿的一层又一层也好,都让人沉醉。席地而坐或卧,捧一捧叶子,向天空轻扬,任那些碎金一样的叶子飘飘洒洒,落到头发上、落到鼻尖上、落到衣衫上、落到地上,心情都被镀上一层闪亮的色彩。
再美也美不过丰收的庄稼。高粱羞红了脸,稻麦压弯了腰,玉米颗粒饱满,收割机的轰鸣像哼着快乐的歌,农家的皱纹里喜悦呼之欲出。
大自然的四季,像极了人的一生。春天萌动,像少年初长成。夏季炽热,像青春,鲜衣怒马。秋来沉静,像中年,厚重而淡泊。这种厚重,是时光的礼物,是认真地走过了懵懂羞怯的春和轰轰烈烈的夏之后沉甸甸的收获、累累的硕果。这种淡泊,是生命的馈赠,是历经风雨和世事炎凉之后对得失悲喜通透的体悟、安然的接纳。
人到中年,就如秋水,因为深邃,所以宁静,安然澄澈、波澜不惊。人到中年,就如秋阳,懂得分寸,所以适度,温暖舒适、恰到好处。人到中年,就如秋菊,不争不抢,所以淡泊,安守初心、收敛低调。人到中年,就如秋叶,不骄不躁,所以潇洒,静就依树、落就随风。
秋是四季最迷人最有韵味的季节,春的播种和夏的耕耘有了收获,有足够的储备和底气面对寒冬;中年是人生最厚重最丰盈饱满的一段,少年的青涩稚气和青年的敢拼敢闯有了沉淀,有足够的智慧和资本面对暮年。
秋是季节丰盛的顶点,看过花尽情地开,所以淡然于花静静地落。中年是智慧的巅峰,有过努力而不得的体验,所以欣然接受人生遗憾和不完美是常态。
秋和中年,都意味着成熟,从关注外面世界的虚拟繁华,转而关注内在的真实感受,学会感恩和敬畏,懂得珍惜和善待,享受平和平淡。
“人”字有两笔,“撇”拼尽全力,就像前半生的执着,“捺”则舒展写意,透着与一切和解的释然,那一“捺”,就是四季之秋,是人之中年。
(作者单位:国电电力技术咨询分公司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