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从白炽灯到绿电梦
2024年10月23日
字数:1137
版次:04

黎 树

  儿时记忆里,夏日的夜晚总有些许闷热。在爷爷家的老房子里,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泡发出微弱的光亮,伴着蝉鸣与蛙叫,我依偎在爷爷身旁,聆听他口中的那个年代。
  “那时候啊,哪有现在这样遍地的灯火,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连报纸都看不清。”爷爷感慨道,“后来,日子越来越好,村里也慢慢通上了电,电视机、电风扇也渐渐出现在咱老百姓家。你都想象不到大伙有多高兴,好像生活一下子就明亮了许多。”
  爷爷的话语,勾勒出一幅幅往昔的画面。而今,当我步入能源这一行业,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们这一代人看似理所当然的灯火通明,是前辈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从几瓦的白炽灯泡到万家灯火,岁月见证了祖国的基业日益坚实,也记录下亿万国人生活的脚步日益璀璨。
  2016年,怀揣着满腔热忱,我加入国家能源集团,成为丰城发电公司的一员。初来乍到,面对厂区内高耸的烟囱、林立的锅炉塔,内心满是兴奋。记得刚入职时,师傅带我熟悉厂区设备。他指着远处的烟囱说:“小伙子,看到没?咱这烟囱可有200多米高!它承载着锅炉产生的烟气,经过脱硫、脱硝等一系列环保处理后,才能排放。咱们倒班熬夜虽然辛苦,但只要想到千万盏灯火因我们而明亮,你就会体会到咱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要。”师傅的话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能源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如今,我已在发电岗位上奋斗了八年。八年光阴,我见证了公司的转型发展,也感受到了能源变迁的“脉搏”。去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一次外出培训。在培训现场,老师为我们放映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恢宏历程。银幕上,一个个场景令人热血沸腾:愚公移山般凿通秦岭,架起西电东送的银线;三峡截流,筑起屹立长江的钢铁长城;八百里秦川,百万光伏连绵成海……一代代能源人,以青春和汗水铸就了今天的辉煌。纪录片中一组组数字,更是振奋人心: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装机容量仅100多万千瓦,到如今稳居世界第一;从单一的火力发电到“水火核风光储”多元并举,清洁能源比重不断攀升……这一切,无不昭示着中国能源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非凡历程,无不彰显着祖国的富足和繁荣。
  纪录片的最后,画面定格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上。他们或来自科研院所,或来自电力一线,年轻的脸庞上写满朝气和坚定。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
  窗外,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我知道,这盏明灯背后,是无数能源人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放眼未来,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已在公司蓝图上渐次展开,我们正携手描绘着更加绿色环保、更加富饶强大的明天。
  七十五载峥嵘岁月,几代人接续奋斗,铸就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童年时,爷爷口中的故事,照亮了我心中的光;而今,我们用奋斗书写着新的篇章,努力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作者单位:江西丰城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