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保电,争分夺秒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034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王 敏


  10月1日,当国庆佳节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河北衡丰电厂220千伏升压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此时,该厂电气专业变电检修班升变小组5人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升压站,进行安全措施检查、安全技术交底、登高人员酒精血压测试等各项工作。220千伏I母线避雷器更换前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孙奔,工作开始前先用热成像仪对Ⅱ母线各个刀闸口进行测温,务必细致入微,目前Ⅱ母线承载着全厂的发电量。保障Ⅱ母线的稳定运行,才能为接下来的I母线避雷器更换作业稳定‘军心’。”电气专业主任王宝杰在安全交底结束后再次嘱咐道。
  孙奔手握热成像仪,在高压设备林立的升压站来回穿梭。其间,负责人李广梧召唤来吊车司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再次交底。“历次升压站设备更换作业,吊车司机是我们最放心不下的。因此,要对司机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实行再交底,通过增设专职监护人来补齐短板,保证作业安全与质量并重。”变电检修班班长李蓬勃解释说。
  “Ⅱ母线运行一切正常,温度和参数均已拍照发送到微信群里,便于大家随时查看。”测温结束后,孙奔汇报道。工作正式开始,升压站现场的起重车、高空作业车与初升的朝阳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节日氛围。
  金秋的凉风已显寒意,孙奔、曹丙华二人在高空作业平台上拽着近4米长的钢芯铝绞线,汗流浃背地讨论着,并及时上报情况。
  “你俩先测量下孔径,然后下来休息一会儿,我去工具间的台钳上加工。”组长李泽建关切地对高空作业的两人说道。
  “李师傅,孔径相差3公分,您先去加工,我俩趁着身体的热乎劲儿去调整一下避雷器的垂直度,为下午的电气试验争取更多时间。”
  声音顺着秋风传入李泽建的耳中,他望着高空中还在埋头苦干的两人,仿佛又看到了厂里众多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的电力人,随即转身迈着矫健的步伐朝工具间走去。
  国庆假期,该厂生产一线职工坚守岗位,用热爱和责任确保设备运行安全。他们早准备、细部署、严落实,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用电力人特有的方式为共和国庆生,全力以赴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正是这份热爱与坚守,该厂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6757天,再次刷新安全生产长周期纪录。9月份发电量利用小时数月度、年累两项指标均列河北南网第一名,为全面完成年度发电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17时,升压站I母线送电成功,运行了20多年的避雷器正式退役,崭新鲜红的避雷器矗立在升压站,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平均年龄44岁的检修小组再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检修任务,用设备的可靠运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献礼。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