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到骨子里的中华诗词
2024年09月11日
字数:1710
版次:04
中华诗词,浩瀚如烟云,瑰丽如朝霞。而最让我情难舍的,就是古人笔下众多写情的诗词,每每读罢泪侵重衣、不能自已……
很喜欢中华诗词,也喜欢看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现场两位点评老师康震教授和蒙曼教授的点评和对古诗词及现代诗词的精彩解读更是入木三分,叫人在中华诗词的浩瀚海洋里流连忘返,沉浸其中。含蓄且不失真意,又将那婉转柔肠刻画得深入骨髓。或许是性情使然,又或许是自小深埋在骨子里的一股柔意,我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是柳永的《蝶恋花》,让一个不悔的情字了然于纸上,笔墨中道出了一个人用情的至深至性,对自己恨不能,对心上人宁可憔悴,哪怕是彻底沉沦了,或是永远的不见,心柔的沁血,情柔的落泪,只留一个意味深长的希望和等待,永远支撑着一颗思念成疾的心。这份毅力和坚持,非常人所能做到的,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才能无限地接近自己爱的目标,让爱的阡陌纵横交错……
也喜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说出了那寻寻觅觅的爱,那兜兜转转的情,寻到了也好、没有找到也罢,一切都在回到最初原点的时候,才发现浪漫的事写满了雨后初晴的路上。你的那一份深情,就在曾经拥有的雪柳中张望,那莹莹点点的烛光,恰似一颗柔情似水的泪珠儿,缓缓地流淌在幸福的脸颊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爱最终的境界,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读到“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在《八六子·倚危亭》中,把自己的一帘柔情,放到春天里揉捏,任轻柔的春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下、慢一下地吹拂着柔软的心灵,悦一朵春花于手心,牵一弯新月入双眸,仿佛那良辰美景了无痕迹,一切都在十里春风中,柔肠百转,夜夜无眠。
我喜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无题》,将两个人的深情紧紧拴在了一起,无论身在何地,一样的所思所念所想,让深沉的爱曲径通幽,让毕生的情星河璀璨。试想,如果一个人在红尘中与另一个人曲意相通,那这个人即使是在千里之外,也会把转瞬成空的梦做到彼此的心里,此生有你再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事情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也喜欢元代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和明朝唐寅“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尽了无数人的相思之苦,只有时代不同,角色不同,而相思成了许多相思人难以逾越的陷阱。那真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之中的一寸寸柔情,在月的清辉中凝结成了感情的雾,迷迷茫茫中柔情寸断……
再读“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中的无奈和凄苦,能与谁细说,只有将此中柔情付诸笔端,任记忆的河水慢慢地流逝,直到消失不见。不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心境,体会着这是一种锥心刺骨的痛、而且一痛就是痛了几千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中的悲凉,更是柔到了极致,也让人痛到了极限,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只有说不清、道不尽的相思之情,最是让人难抛弃。“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管红尘有多么凄苦,总有一份情丝是割舍不断的,古人如此痴情痴梦,今天的我们也在一次次地复制着昨天的泪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向人们娓娓诉说的情,是一种豁然大度的爱,没有取舍,只有长久。这样的风景,这样的通达,迷住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痴梦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词感情细腻,就像那雨打芭蕉,雍容华贵,耐人寻味。她就是一朵盛开在笔墨之间的牡丹花啊,将柔情似水的美凝固在纸上,让人既羡慕又心疼。
“天不老,情难绝。”品读古诗词,定一生情缘,未了的约定,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柔情蜜意,而古诗词中的那一份独特的意境,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不悔的选择终究会让我们爱的世界里,生长出一丛丛爱恨交错的梅子林。不知不觉在梦中,仿佛置身于轻歌曼舞中,中华诗词,谢谢你,伴我一路同行……
很喜欢中华诗词,也喜欢看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现场两位点评老师康震教授和蒙曼教授的点评和对古诗词及现代诗词的精彩解读更是入木三分,叫人在中华诗词的浩瀚海洋里流连忘返,沉浸其中。含蓄且不失真意,又将那婉转柔肠刻画得深入骨髓。或许是性情使然,又或许是自小深埋在骨子里的一股柔意,我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是柳永的《蝶恋花》,让一个不悔的情字了然于纸上,笔墨中道出了一个人用情的至深至性,对自己恨不能,对心上人宁可憔悴,哪怕是彻底沉沦了,或是永远的不见,心柔的沁血,情柔的落泪,只留一个意味深长的希望和等待,永远支撑着一颗思念成疾的心。这份毅力和坚持,非常人所能做到的,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才能无限地接近自己爱的目标,让爱的阡陌纵横交错……
也喜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说出了那寻寻觅觅的爱,那兜兜转转的情,寻到了也好、没有找到也罢,一切都在回到最初原点的时候,才发现浪漫的事写满了雨后初晴的路上。你的那一份深情,就在曾经拥有的雪柳中张望,那莹莹点点的烛光,恰似一颗柔情似水的泪珠儿,缓缓地流淌在幸福的脸颊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爱最终的境界,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读到“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在《八六子·倚危亭》中,把自己的一帘柔情,放到春天里揉捏,任轻柔的春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下、慢一下地吹拂着柔软的心灵,悦一朵春花于手心,牵一弯新月入双眸,仿佛那良辰美景了无痕迹,一切都在十里春风中,柔肠百转,夜夜无眠。
我喜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无题》,将两个人的深情紧紧拴在了一起,无论身在何地,一样的所思所念所想,让深沉的爱曲径通幽,让毕生的情星河璀璨。试想,如果一个人在红尘中与另一个人曲意相通,那这个人即使是在千里之外,也会把转瞬成空的梦做到彼此的心里,此生有你再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事情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也喜欢元代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和明朝唐寅“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尽了无数人的相思之苦,只有时代不同,角色不同,而相思成了许多相思人难以逾越的陷阱。那真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之中的一寸寸柔情,在月的清辉中凝结成了感情的雾,迷迷茫茫中柔情寸断……
再读“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中的无奈和凄苦,能与谁细说,只有将此中柔情付诸笔端,任记忆的河水慢慢地流逝,直到消失不见。不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心境,体会着这是一种锥心刺骨的痛、而且一痛就是痛了几千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中的悲凉,更是柔到了极致,也让人痛到了极限,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只有说不清、道不尽的相思之情,最是让人难抛弃。“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管红尘有多么凄苦,总有一份情丝是割舍不断的,古人如此痴情痴梦,今天的我们也在一次次地复制着昨天的泪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向人们娓娓诉说的情,是一种豁然大度的爱,没有取舍,只有长久。这样的风景,这样的通达,迷住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痴梦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词感情细腻,就像那雨打芭蕉,雍容华贵,耐人寻味。她就是一朵盛开在笔墨之间的牡丹花啊,将柔情似水的美凝固在纸上,让人既羡慕又心疼。
“天不老,情难绝。”品读古诗词,定一生情缘,未了的约定,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柔情蜜意,而古诗词中的那一份独特的意境,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不悔的选择终究会让我们爱的世界里,生长出一丛丛爱恨交错的梅子林。不知不觉在梦中,仿佛置身于轻歌曼舞中,中华诗词,谢谢你,伴我一路同行……
(作者单位:风水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