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生态“打底”绿色“作画”
——平庄煤业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4年09月05日
字数:2928
版次:02

本报记者 单素利


  草原上的雨总是说来就来。
  从赤峰市出发,一路向北,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驶,来到平庄煤业白音华公司排土场。
  雨后的空气清新温润,到处翠色欲流,清爽的风从山坡吹过,让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流连忘返,一时不知身是客。
  很难想象,脚下这片土地几年前还是尘土飞扬、植被脆弱的裸露排土场。
  在平庄煤业,像这样绿意盎然的排土场不止白音华公司一家。持续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对于平庄煤业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
  使命——“贫瘠”变“沃土”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平庄煤业所属露天矿山位于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区域,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点。
  加强排土场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工作,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怎样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地层重构,如何有效解决水土流失,打造区域生态系统,实现工农业有机组合和深度融合,推动平庄煤业可持续发展?
  有多少问号,就有多少动力。
  在国家能源集团的支持下,平庄煤业开展蒙东地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及应用,筛选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群,研究生态重构及景观效果,探索循环经济。在白音华公司通过应用《育苗容器及利用育苗容器的移动式育苗方法》《植物培育土块》等专利技术,解决排土场植被成活率低的问题,开展“北排土场活土层工程化快速构建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等科研项目。针对锡林河公司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受气候影响,部分边坡坡面植被出现退化的实际情况,采取土壤改良、排土场边坡修复技术等手段,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对蒙东矿业排土场进行土壤工程化构建改良,通过煤矿复垦区活土层构建系统集成技术,使土壤下部形成防渗层,上部形成活土层,促进植被快速恢复,达到排土场种草绿化长久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平庄煤业发展思路愈加清晰明朗,几个创新项目的实施落地,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当初的问号也都找到了答案。
  与此同时,平庄煤业还采取综合利用、异地平整或就地填埋等措施,尽可能恢复原始地貌和植被,完成了7座地表矸石山的治理工作,恢复土地面积20公顷,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提供了空间。
  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排土场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利用能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储碳增汇能力,加速推动露天矿山经济转型,给产业发展赋能,彰显平庄煤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定力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执着——“灰装”换“绿装”
  2023年6月,白音华公司通过国家认监委绿色矿山建设水平等级5A级认证,成为国家能源集团首家获得5A级认证的绿色矿山。
  虽时隔一年多,白音华公司负责绿色矿山建设的业务人员姚世来还是难掩自豪。姚世来2012年入职来到这里,当时工业广场配套建设工作还没有完成,土建施工扰动产生的裸地多。地质专业毕业的他下决心要和同事们一起让矿山“灰装”换“绿装”。
  而今,在和姚世来一样有着“拓荒”情怀的开拓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眼下正值8月中旬,草原矿区美不胜收。“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词中的景象在这里得到了具体展现。
  在蒙东矿业排土场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行红色大字在茵茵碧草间更显醒目。
  作为锡林郭勒盟第一批绿色矿山示范项目,蒙东矿业把绿色矿山建设纳入矿山建设规划,积极引进科研项目,目前累计种植花灌木50万棵,播种草籽312吨,治理面积724公顷,实现排土场复垦绿化率100%,煤矿通过5A级绿色矿山建设等级认证。
  近两年,平庄煤业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排土场生态重构研究,对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应用,探索以树养草、乔灌草结合的排土场生态重构模式,落实生态恢复与景观效果一体化治理措施,让生态系统实现自维持、免维护的生态恢复条件,着力打造园林式绿色矿山。先后对工业广场、建筑周边空地及工业广场道路两侧,实施园林式绿化美化并修设给水管道用以浇灌。以乔、灌、草、花相结合,采取乔木、灌木、绿篱、草坪4个层次进行设计,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格局,打造自然植物形态最佳观赏性。结合排土场地势修建直通顶平盘景观路,在道路两侧种植云杉、樟子松等高大乔木。
  经过土壤改良、护坡整形、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艰难的治理过程,昔日的矸石山渣堆已实现治理区域土地的资源修复利用,复垦后植被覆盖度比自然原始地貌提高了数倍,全面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按照“一矿一策、一矿一案”原则,平庄煤业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在科技、工程、水利、植物、生物5个方面分类施策,矿区综合复垦绿化率达96%以上,实现融于环境、优于周边,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绿色矿山建设新模式。目前,平庄煤业9座生产矿已全部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其中,2座煤矿已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名录,2座煤矿纳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名录,5座煤矿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机构的绿色矿山建设水平等级5A级认证。
  担当——“乌金”变“绿金”
  每次来排土场拍摄采风,白音华公司职工潘宏宝都能遇到“惊喜”:从春天的天鹅,到冬天的狐狸、兔狲、野鸡,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态保护工作正在发挥作用,矿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潘宏宝开心地说。
  近年来,随着植被覆盖率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种各样的动物也纷至沓来,它们在矿山“安家落户”,这是排土场生态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抓实干,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中,平庄煤业不仅绿化美化了矿区内的工作环境,也为周边牧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强地企共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地方发展。
  白音华公司在国道207连接线实施绿化项目,既提高了道路的美观程度又缓解了冬天道路积雪对过往车辆带来的不利影响。疫情期间进行捐资,并多次为牧民提供“暖心煤”、拉电、修路、清雪、救援,为当地牧户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蒙东矿业多次出动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帮助牧民平整牧区道路,修缮牧户围栏等,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上,帮助牧民打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乌煤公司每到雨雪天气,就出动人员和设备对周边牧民运草运料道路进行及时修缮,保证牧民牛羊草料及时送达;锡林河公司积极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聚焦垃圾转运站周边废弃料坑的治理与复垦问题,成立生态环境治理小分队,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废弃料坑治理与复垦规划方案,确保治理工作高效、环保、顺利实施。一系列举措受到当地政府和牧民的高度认可,营造了牧企和谐相处的氛围。
  “绿色矿山建设是功在当下、利在长远的大事,能参与到这一花一树、一草一木的建设中,能致力于改变提升牧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我感觉很自豪。”蒙东矿业一位管理人员说。
  从“乌金”到“绿金”,从植被贫瘠的矸石山到绿意盎然的观赏园,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中,平庄煤业前行的脚步一直未停歇。
  天涯碧草话斜阳。记者离开的时候,天边的晚霞映照着无尽的绿色,草原变得金黄而温暖。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