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涪江六峡踏青记
何晓李
2024年08月29日
字数:2374
版次:04
  城中蜗居,按部就班的生活,经年累月,锅碗瓢盆碰撞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感伤。悲欢离合,总有不如意的感伤在心中淤积,就像一种病态潜伏,时不时折磨着人。
  怎样才能摆脱自我的惆怅呢?
  春天总给人一种新气象。生命在于运动,远足踏青的渴望油然而生。兴致勃勃地奔向自然的怀抱,从天地灵气中凝聚生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迎春踏青去,必定能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满怀信心地重新迎接生活的考验。
  可是去哪里呢?
  正巧,亲友的邀约正合我意:
  向涪江六峡去!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着小汽车快速启动。疾驰的心仿佛是要逃离喧嚣的江油——这座诗歌云集的城市其实也有难以言说的无奈。走出去,我的视野在风一样的节奏中不断开阔。
  人间四月天,此刻也从悲喜交加的氛围中变得明朗起来。沿途的油菜花纷纷凋谢,桃花、李花、杏子花、桐子花、未名的荆棘花此起彼伏,芳香四溢,勾勒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的绵延风景。秀丽且繁茂的植被给予悠久的涪江清新的回应,百转千回的鸟鸣一直歌唱着美丽的家乡。
  追溯涪江之源,心驰神往。过了武都镇,我的脚步便不知不觉慢下来。打开车门,看见期待中的涪江六峡,果然是波澜壮阔的水面,碧绿的水体通透无比。
  一场诗意之旅,让我近距离感受涪江六峡的神韵。沧桑汇聚,风霜雨雪交融,涪江的涵养在六峡上升到湖海的层次。其博大精深的震撼力强烈冲击着人的内心。怀想李白故里,或许是因为在自己的母亲河上存在的多处峡谷,不禁让人感慨深切。
  投石问路,我心中顿时也泛起奇妙的波澜。身在涪江六峡,或许能掌握一个奇妙的开关。在此,可以有多种遥远的追溯。时间交给一片圣洁的雪,展开六个方向的触角,让人至少有六个方向可以选择。九寨门户近在咫尺,出蜀道可迎来突破人生瓶颈的畅快,诗意遍布的土地,每个春暖花开都有热烈的烟花迎接开门红。窦团山上仙霞飞升,观雾山顶禅唱四方,猿王洞和藏王寨让人不觉间感染上一层舍我其谁的豪情。
  莫非涪江六峡就是圣地江油的核心所在?
  雪宝顶连接着浩渺天穹,众望所归的一次封神,但海螺仙子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将心血都交给下界的黎民百姓。热爱河流的子民,以龙给自己心中的图腾命名。天地造化自然也不会辜负涪江的深情厚谊。
  北起平武县响岩扇铁沟南泽坝,东南至武都镇白石沟,热爱水利且治河有功的父老乡亲不愧是大禹后裔,用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果断与勇敢,将涪江六峡提升到现代文明的高度。
  从扇铁沟向南奔流,依次打开石门关峡、平驿峡、喇叭峡、藏王寨峡、牛鼻子峡、挖金峡……为什么刚好是“六峡”?还没等我想明白,武都引水工程就以高歌猛进的节奏建成,引领库区回水37km,直达平武县南泽坝,于是,六峡达到归“一”的境界。
  涪江六峡最初的名字,并不包含多少诗情画意。不过,不用等太久——李白来了。
  涪江六峡在武都水库建成后,焕发出崭新的风采。沿江两岸,可见“悬崖绝壁、奇峰峻岭、山峦叠嶂”,母亲河的衷肠注定以山谷众多且悠久深长的方式,汇聚成无与伦比的如画风景——自然的妙手,令人赞叹。
  站在涪江六峡的源头,遥想大诗人李白放慢去江油关的脚步,看见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美如镜屏,夕阳下,劳作归来,山歌唱晚,好不逍遥自在。而后,随口吟诵“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诗情画意原来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追波逐流,我的脚步或许也在六龙峡徘徊。重温《蜀道难》,轻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转之回川。道尽人间曲折迂回,与江流的汇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雄伟的山势,莫非也有六道轮回,苍龙反顾?大自然告诉人们的道理太多太深刻,要讲清楚真的不容易,万千峥嵘难以言表。
  跟随江流蜿蜒行进,不觉听到峡谷燕鸣。仰望燕子们在悬崖上筑巢,我由衷地感叹只有轻功绝顶的高手才能在此诗意栖居,才能看见白云的悠闲自得,才能气定神闲,坐享林木俊美、溪流跌宕、仙霞氤氲。
  而后,再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千仞绝壁,雄奇险峻,谁能轻易穿越?一线天留出绝妙的机缘,或许,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出路。不过,涪江的开拓力足够强大,无论前方的阻力有多大,都能以柔克刚,走出自己的道路——多少艰难曲折,都不在话下。
  再往后,继续承受《蜀道难》的洗礼,凝神思考“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耳畔,激流冲击山石,轰鸣如雷,将创造力带向粗放与极致。在此,江水、幽谷、翠竹、飞瀑,或雄浑,或优雅,或飘逸,或清高,但又在争辩中共存。
  从芳春峡出来,迎接我的是煽铁沟和龟山。阳春三月为奔波疲惫的旅途接风洗尘。时间停留在阳春三月,田园花卉、竹林松涛、山水相依、色彩缤纷,归来可见青春永驻。
  过去,现在,未来……
  如梦似醒,百转千回。无处不在的诗,游动于真实的自然。可采撷的感悟就是一朵朵心灵的火花,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涪江六峡用缱绻柔情,联系着杳无人烟的雪宝顶、黄龙、九寨和王朗,彻底抛开城市喧嚣,以纯净之美成为人的心灵栖息地。涪江的美清新脱俗,正可谓青山如黛,芳草如茵,溪流与鸟鸣和弦,天籁不绝于耳。
  踏青归来,沿路返回,重新融入灯火辉煌的城市,了解书本里的涪江六峡:
  炎夏季节,峡中凉风习习,没有太阳曝晒之虑;秋季来临可观赏观雾山满山红叶;冬季白雪衬以陡峭幽深的崖壁,黑白分明,层层叠叠;春季更是万木复苏,鸟语花香的大好季节。
  抑或是刻意如此安排,留下或大或小的诱惑,引领从炎夏开始的另一场游历,他乡的游子来还是不来?生命从如火如荼的夏天开始,没有惆怅。经历一场秋冬的洗礼,再面对春天,大概会有更加成熟的心态,淡定从容。
  蜀道难!
  脑海中回响着的铿锵碰撞,而今,有了一个明晰的答案。涪江六峡的赋予,足以让人豁然开朗。高铁与动车,跨江而行,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江油人杰地灵的属性。
  古朴与现代心心相印,越来越多的人一定会铭记来自涪江六峡的情义。
  从一数到六,再从六数到一……
  心中不仅有跌宕起伏的山水,有燕云腾空的潇洒,有花繁草茂,有不绝的轰响,有情意绵绵的呢喃,最终,将人的心结轻松治愈。
  把平凡人生的那点苦难尽都敲碎,化整为零……

(作者单位:西藏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