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畔明珠

——蚌埠电厂培育卓越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字数:2775 2024年08月26日

本报记者 王 艳 通讯员 宋长鑫 黄惠民


  地处安徽省东北部的蚌埠,因“古乃采珠之地”,又被称为珠城。淮河从这里穿城而过,滋养着这座城市,也孕育了新时代的淮畔明珠——安徽蚌埠电厂。
  作为国家实施“皖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蚌埠电厂坚持“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企业宗旨,担当能源供应“稳定器”,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1436亿千瓦时,将优质稳定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为华东区域、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转折点,蚌埠电厂以卓越文化为引领,承往启新,主动求变,着力打造综合能源、新能源转型升级绿色版图,奋力建设一流绿色智慧综合能源企业,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卓越,是练好内功、追求一流,也是坚守使命、尽职担当
  5月1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3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蚌埠电厂1号、3号、4号机组同时荣获对标“优胜机组”称号,分别获得“AAA”级,单年度获奖台数创公司历史新高……
  一期两台63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二期两台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标杆工程奖……
  从成立之时起,蚌埠电厂就将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刻进了企业发展基因。对蚌电人而言,卓越,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始终与同行业先进对标,始终与一流企业标准对标,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性。在这样的理念认知中,蚌埠电厂持续在指标调整、运行优化、设备治理、节能改造等方面下功夫,先后完成汽轮机通流改造、锅炉燃烧器改造等技改项目,有效促进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降,提高机组能效水平。同时,做好营销与生产联动,优化机组运行策略,科学实施配煤掺烧,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蚌埠电厂坚持将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主导实施的“二次再热机组智能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家组鉴定,取得国际领先水平成果鉴定,“全国产自主可控智能火电分散控制系统研制及应用”科技项目获得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奖一等奖。完成国家能源集团首家600MW超临界机组全国产化DCS主辅一体化改造主体工程,实现智慧控制与智能辅助监盘,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2021年发电137亿千瓦时,2022年发电141亿千瓦时,2023年发电143亿千瓦时,蚌埠电厂连续3年电量和重点指标持续向好,2023年皖电东送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位居区域第一。
  一个个更好更优的指标,是蚌埠电厂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亦是坚守能源安全保供使命、全面提升生产运营可靠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结果。
  卓越,是用心谋事、用力成事,是走好新能源+综合能源转型发展路
  7月的珠城,坐落于淮水之滨的蚌埠电厂,两条供热管道“能量满满”,直通天河工业园区;黄疃窑码头,粉煤灰装船起运,朝发蚌埠、夕至江阴;大峰山麓,猫家洼26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成千上万组太阳能面板鳞次栉比、追日逐光……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选择做亦步亦趋的跟随者?还是勇立潮头的领跑者?蚌埠电厂将答案写在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之中。
  ——以供热为“阵地”,将综合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在综合能源发展赛道上,蚌埠电厂始终秉持“慢进是退”理念,紧盯周边市场需求,加强地企合作,大力开拓周边潜在市场。从2021年3月该厂第一条供热管道全线贯通投入运营,经过几年的培育,供热板块初具规模,2023年全年供热量完成31万吉焦,同比增长126%。2024年1月,该厂又成功与周边园区企业签订《压缩空气供应框架协议》,年压缩空气供应量可达1.5亿立方米,成为安徽公司区域内首家开展压缩空气外供业务的单位。
  ——破局突围,擦亮非电产品销售品牌。
  积极开辟非电产品省外市场,2023年3月,与江阴苏龙热电公司签订粉煤灰销售长协合同,打通粉煤灰跨省销售渠道,在扩大非电产品销售半径上实现跨越式突破。调整生产工艺,分选出细度可达到12%的一级灰,成为皖北地区唯一一家一级灰生产销售企业。推动产业深加工,加快粗灰磨细项目“上马”,建成后年可处理粗灰近20万吨。强化品牌意识,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闯市场,擦亮“安灰”“皖灰”等非电产品品牌,提升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形成品牌效应良性循环。
  ——发展新能源,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近年来,蚌埠电厂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为主、风电项目并重的新能源发展思路,匠心打造蚌电新能源精品工程。2022年10月,该厂首个新能源项目——中联水泥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2022年底,猫家洼26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投产;截至2024年7月底,该厂在运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到46.01MW。此外,怀远县400兆瓦、禹会区100兆瓦、五河200MW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从首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到新能源年发电量超4000万千瓦时,3年时间里,该厂大力拓展绿色版图,向更高“含绿量”企业坚实迈进。
  卓越,是锐意进取、岗位建功,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
  电气运行主管王旭扎根电气操作最前线,组织完成500千伏开关站停送电、6千伏高压电机停送电、引风机SVG改造、同期装置优化升级等重要检修配合工作;设备管理部锅炉班技术员毕砚军针对机组存在的技术难题,主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提出柔性密封改造方案并在检修期间实施,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卓越的企业要有人才作为支撑保障,蚌埠电厂将培养卓越的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队伍活力,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蚌埠电厂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岗位建功活动,针对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和急难险重任务,着力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巩固党支部调整成果,发扬“党支部建在连上”优势,让每个业务单元都有党支部,每项重点工作都有党员身影,推动党建在保障业务工作中形成战斗力、转化为生产力。
  持续推进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工程,推动“青力量”转化为“青动能”。深化技能大赛、“青工创新杯”等青年创新平台建设,吸纳凝聚青年集智攻关,在一项项科技创新中提升本领、锻炼能力。开展岗位建功行动,把优秀青年选拔到重点任务、关键岗位上成长磨炼,激励青年青春建功、岗位成才。
  在每一个火热的劳动现场,在每一次急难任务中,追求卓越的理念成为奋斗的内生动力,涌现出集团劳模刘海燕、集团“金牌班组长”苏广华、集团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魏建群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发出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奋勇拼搏的精神力量。
  从一片荒山到现代化大型火电厂,再到如今新能源+综合能源企业,蚌电人靠着顽强拼搏,栉风沐雨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之路。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蚌埠电厂将以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为指引,躬身入局、实干担当,着力构建“发电+”综合能源供应体和“多能互补、绿色发展”新格局,用砥砺奋进书写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