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七大工程 建强三支队伍
2024年08月09日
字数:4223
版次:01
一池活水源头来
——乌海能源公司夯基固本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本报特约记者 付兰伟
乌海能源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服务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为核心,突出主题主线,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职工培训质量和水平,有力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固本、蓄势发力。
紧扣时代脉搏 促进企业发展
近年来,智慧企业建设引领时代潮流。乌海能源公司紧跟发展形势,在全公司范围内加快智能x矿山建设步伐,各项举措在公司各单位紧锣密鼓地落实落地。智能化先进生产设备不断引进,原本老旧的生产系统得到持续优化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乌海能源公司这样一个有着6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企业,生产方式和模式的变革,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技能人才的短缺。基于此,乌海能源公司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构建顺应时代特点的职工培训新格局,下大力气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乌海能源公司充分考虑各单位智能化矿山建设现状,深入调研技术人才和岗位操作人员现有工作能力,分析其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差距,有针对性地推动新科技、新手段、新工艺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融合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做实做强“互联网+”培训。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库,建成集在线考试、在线学习、年度需求上报、培训经费结算功能和一人一档、一期一档电子档案为一体的培训管理系统,实现培训工作“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推动培训管理业务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慧化管理转变,方便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业务、练技能,推进培训教学、过程管理和考核方式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涵盖基础信息管理、学员管理、培训管理、考试管理、手机APP平台等培训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高职工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现场设备检查完毕,可以启动。”“启动皮带机、启动刮板机、启动转载机、启动割煤机……”7月28日上午,在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培训中心VR培训教室,几名头戴VR头盔的参培职工一边嘴里发布着各种指令,一边按动着手里的操作手柄,利用实景式的VR模拟场景参加智能化采煤机割煤实操互动培训。
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积极构建VR智能培训平台架构,先后在黄白茨矿业公司等6家单位建设VR智能培训教室,定制研发生产技术关键岗位VR培训软件和安全警示教育相关培训教材,形成设备先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VR智能培训系统,更好地提升受训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相关技能。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职工培训中心11个煤矿特殊工种工位全达标考场、机电实验室机电专业类实操培训基地、平沟煤矿维修中心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各工种实操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实操培训平台,全方位提升职工的实操技能和业务水平。引导职工严格执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掌握新设备新系统新工艺的操作方法,为智能化矿山建设成效落实落地打牢技能人才基础。
坚守主责主业 服务矿山生产
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培训工作始终坚持“为矿山生产服务”理念,将安全培训、管理培训、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作为主要着力点,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逐步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符合职工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培训格局,为企业培养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7月29日,在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培训中心举办的智能化运维管理培训班上,职工培训中心负责人为参培人员讲授“安全第一课”。
按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自治区和地方政府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安全培训工作的系列安排部署,乌海能源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国家专项整治为契机,结合“大反思、大讨论、大培训”,分阶段分步骤对照重点整治内容逐一梳理,并组织开展自查工作,进一步明确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特种作业人员脱产培训、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煤矿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教师师资培训等安全培训有序开展。
各基层单位围绕提升安全意识、夯实业务素质、保证从业合法等方面开展安全培训,实现“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全覆盖,办证率达到100%。
为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乌海能源公司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开展各类管理培训,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在学习中强化政治担当,铸牢忠诚之魂。选派各层级人员参加集团组织的各类培训,选派公司领导参加央企高管研修班、国企党建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卓越领导力培训班等,选派公司中层干部参加基层生产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专题培训班、高效执行力研修班等,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参加集团公司中青班、青干班等,着力促进各层级人才成长与发展。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乌海能源公司多措并举组织智能化建设、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冲击地压、瓦斯防治、防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ERP运维、工程管理、内控风险、纪检业务能力提升、工会业务等培训。利用实操培训基地组织智能综采系统、高压隔爆开关、主通风机应急演练、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系统、电气控制等实操培训,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发现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
创新方式方法 强化培训效果
面对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乌海能源公司不断创新职工培训方式方法,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措施,培训质量和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利用3D感受到真实的瓦斯事故发生时的惨烈景象,心里感觉特别震撼,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7月27日下午,五虎山矿业公司通过3D视频点播系统举办安全培训,刚刚观看完瓦斯事故警示教育视频的瓦检员张宇光深有感触地说,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使内心更受震动,以后会更加认真负责地站好每一班岗,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负好责、护好航。
为提升培训效果,乌海能源公司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五虎山矿业公司引进3D视频点播系统,利用3D投影仪配合3D眼镜观看事故案例,重现事故发生过程,警示作用入脑入心;利民公司利用“考试星”“问卷星”等网络答题软件组织职工参加全员答题培训;黄白茨矿业公司利用网站创建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供数据保障;老石旦煤矿推行“12531”安全培训模式;平沟煤矿利用“安全考试通”网络平台来丰富培训形式……与公司职工培训中心、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8个实操培训基地和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构成了“1+8+8+2+N”的职工培训教育体系,为企业人才培养工作顺畅开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在此基础上,乌海能源公司推行安全生产培训与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班组建设、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管理、党建工作相融共促的“六个结合”培训法。充分利用以考促学、VR模拟教学、逢查必考和学习强企、综采智能化采煤系统教学软件及领导干部上讲台、“走出去、引进来”“师带徒、传帮带”等方式,丰富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有针对性地增加企业文化、职工心理健康、事故应急救援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比重,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制作更新包含对应知识和符合生产实际的课件,有力提升培训效果。
以高质量培训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乌海能源公司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努力!
大渡河公司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
本报讯(通讯员 郭金婷)7月29日,大渡河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专题研讨,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拓育人新模式,为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人才培养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技术交流合作,重点围绕大渡河流域水电项目开发建设运行情况及科研需求,以及水蓄调度、水文大模型构建、混凝土坝—库水—地基系统静动力响应算法、覆盖层土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及其随机有限元分析、强震区高混凝土坝水库安全评价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该公司深化校企合作,持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打造核心科技竞争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聚焦水电产业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经济高效水蓄调度、强震区高坝大库安全评价等领域,借助大连理工大学配套先进的实验室群和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等优势,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共同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龙源电力为新员工量身定制“蛟龙项目”
本报讯(通讯员 傅成裕 王 建 朱跃辉)7月29日,龙源电力启动新员工入职培训“蛟龙项目”,促使新员工全面了解公司通识、行业知识、职业意识和廉政常识,在思想、观念、情感上认同公司、融入公司,成为真正的“龙源人”。
开班式上,该公司对新员工进行入学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提醒谈话,引导他们树立纪律意识、明确行为规范,并现场组织学员签订纪律承诺书。
此次培训分为综合素质培训和适岗培训两个阶段,共40天。综合素质培训包括国情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集团战略文化与高质量发展两个模块,通过理论学习、拓展培训,乒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多形式的主题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学员更好地展示才华;适岗培训包括走进企业、走进专业、走进岗位3个模块,对标各学员岗位展开更细致、更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将学员打造成作风优良、信念坚定,才华多样、技能过硬的多方位人才,助力学员顺利步入工作。

8月8日,宁夏能源化工冶金通信工会“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女职工岗位技能竞赛暨宁夏煤业公司第三届女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在宁东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134名女职工同台竞技,在交流比拼中展现新时代技术技能型和知识智慧型女职工风采。图为电工工种实操竞赛现场。本报记者 李 霄 王 艳 摄

广西北海公司大力促进青工技能提升和岗位成才,采用阶段性考评、培训期满考评、即评即改“三评”模式,用实绩检验“师带徒”成效。图为8月6日,运行部值长(中)为徒弟讲解提高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炉低负荷再热汽温相关知识点。 本报通讯员 马嘉鸿 庾万隆 摄

7月30日,河南焦作电厂维护部汽机专责(右二)给青工现场讲解顶轴油系统工作原理。一直以来,该厂持续加大青工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岗位胜任能力,更好地帮助青工快速成长。本报记者 郝 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