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从万仙山到郭亮村
2024年08月08日
字数:1700
版次:04
  

王 晓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后,绕道狭隘曲折的盘山公路。天快要黑了,渐渐浓郁的暮霭笼过来,山头、河谷、树木都影影绰绰地看不大清楚了,清凉湿润的山风透过车窗的缝隙钻进来,让人感觉分外凉爽。直到晚上7时多,才来到万仙山脚下。
  由于天气炎热,这次行程安排是夜里登山。夜幕中的万仙山一片静谧,黑漆漆的夜空里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在眨着眼睛,我们凭借手电行走在微茫的夜色中。脚踩着树影交映的台阶上,路边的景物看不真切,耳畔只有清冽的水声,如泻玉,似裂帛,就连周遭的空气仿佛也被那流动的水晕染了,人的内心也被荡涤得纤尘不染,空旷的山谷里回荡着伙伴们前后照应的招呼声:“注意了,水湿路滑……”沿路盘曲而上,越走越高,渐走渐陡,人们也拉开了距离。与好友一前一后攀爬在陡峭的石阶上,鼻息里充满着山野独有的青润之气,群峰诡异,风吹草惊,黑压压的山峦让人心生恐惧又充满猎奇的新鲜感,脚下的台阶到底有多少?沿路的景致究竟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跨过晃晃悠悠的吊桥,穿过湿滑狭窄的山洞,走过坑洼不平的山路,翻山越岭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南坪。南坪如同一片清幽的江南水乡。吃罢饭,一骨碌躺到床上,被褥像被水浸过,屋外绵延不断的水声感觉好像是睡在船上,不一会儿,我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哗哗的水声就吵醒了我,像是滂沱的雨,又像是澎湃的潮。推门走出去,原来居住的楼下绕着一弯淙淙的流水,不知道从哪来的,也不知道要流到哪里去,不徐不缓地流淌着,恰恰在这地方和我有了短暂的邂逅。山里的河道高低错落,天然的落差使原本平和的水有了澎湃的激情,有的地方甚至像一块倒悬的水帘,喧嚣着、击打着,那箜隆的声音就是这样发出来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云山雾罩的山山水水,下一站,我们要去的是郭亮村。
  郭亮村素有“中华影视村”的美誉,险峻壮美的自然景观、原始古朴的村落风貌、太行深山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影视人,著名电影《清凉寺的钟声》《举起手来》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那村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和我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吗?
  去郭亮村,绝壁长廊是必经之路。郭亮村依山而建,村前是万丈深渊,自古交通闭塞,进出山外只能靠崖上的天梯,天长日久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丧命。后来不甘闭塞的郭亮人在全村挑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在最原始的条件下,硬凭双手,历经五年一锤一钎地挖凿出一条通向山外的路。绝壁长廊外侧有35个天窗,据说当初是为了便于排出打落的石碴,如今成了观景台……人们只知赞叹“绝壁长廊”,又有谁知道当年为了这开山通路,天堑长廊,郭亮人付出多少的血泪和艰辛啊!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流血的十指,压弯的肩背,磨秃的钢钎,打烂的铁锤……现实中,从来没有神仙可以帮助你“移山开路”,只有敢想敢干,才可以实现“超人”般的梦想,猛然想起了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经绝壁长廊,过天池,就到了郭亮村。村口的石刻,都是在这居住过的影视人留下的墨宝,其中著名导演谢晋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影片《清凉寺的钟声》里的乳泉村就是郭亮村啊!泥墙瓦舍,竹篱木栏,看炊烟袅袅,步石铺小道,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悠然画卷,还有人坐在地上写生作画呢。往里走,看见一个狭小的胡同,这就是电影《举起手来》中拍摄骑猪的地方。喜剧明星潘长江把日本侵略者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想来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趣事吧。“其实,那猪不愿意被骑,懒得不走,有人在前边喊,后边还有人吆喝着撵,呵呵,那家伙没办法才开始跑的……”一位当地的老乡说,“我也是群众演员呢!”
  出村往后走,另有几户人家,被称作崖上人家。只见那里矗立着几座院落,都是清一色的石砌小门楼,瓦楞上长满了草,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我走进一户人家。堂屋里一个老爷爷正坐在板凳上编篮子、小筐,编好的物件像工艺品一样。看颜色不像是荆条,这是啥东西呢?我拿起地上的细条问他。“桃条!”老爷爷说。
  从万仙山到郭亮村,一派天然去雕饰的万仙山,千锤万击出深山的绝壁长廊,还有那桃条编筐,安贫乐道的崖上老人,山水人文,古貌新颜,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作者单位:济源热电)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