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我的海边我的厂
◎ 夏晓红
2024年08月02日
字数:1497
版次:04
  6月底出差采访,又回了一次绥中电厂。近几年回电厂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都很亲切,感觉这里一直是我的家。
  传统印象里,提起火电厂,让人想到的大多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轰鸣的机器声。但坐落在美丽渤海湾畔的绥中电厂,更像一件工业艺术品。
  雄伟的厂房、巍巍的铁塔、壮观的输煤廊道,彰显着东北单机及总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大气磅礴。四台机组轻吟浅唱,于瞬息之间驱动能量的转换。280米高的大烟囱飘出淡淡轻烟。丽日晴空之下,蓝白相间的厂房与蓝天白云相呼应,呈现一种静谧和谐之美。
  一号岗的厂大门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的“绥中发电厂”的厂名被重新描画刷新了。沿着笔直开阔、清新整洁的入厂路走进电厂厂区,犹如步入美丽的画卷。沿道树木高大笔直,是1992年我们第一批毕业生入厂时栽下的,都已成材。道路两侧,每隔几米就有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的宣传展板,让你知道企业倡导和尊重的是什么。以前我们把这条路叫“明星路”,我的大照片也经常出现在展板上,那是女儿儿时的骄傲。
  二号岗道路右侧是爱心园林,树木葱郁,小径幽深,爱心石上记录着员工捐资建林的旧事。左侧是员工生活区,绿茵铺地、花繁柳茂,长廊曲折、小桥流水,一派桃源景观。
  径直奔向三号岗,小桥下,荷塘里,半塘荷叶碧碧,待白色、粉色的荷花开了,成群的海鸟会被引来低翔、盘旋,更显生态电厂、花园电厂魅力。
  与电厂近在咫尺的绥电海滨,水浅滩平、金沙细浪,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抢了南北戴河的风头,成为旅游热门地。
  每年入夏,“家”是难回的,道路拥堵,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北京周边的人更是将这儿当成周末游首选之地。自北京出发,自驾3个多小时车程。出了秦皇岛、山海关,滨海公路一路美景相伴,林立的广告牌和高楼大厦,可以感受到辽宁“五点一线”建设的日新月异。
  到了海滨,看日出,听潮声,赏海景,拍美照,享受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温软的海滩、碧蓝的海水;光着脚丫赶海,逐浪、捡贝壳、挖小螃蟹,好玩儿的多的是。晚上可以开篝火晚会,放鞭炮、看礼花、放孔明灯,对着大海和星空许愿。
  电厂碧海宾馆越做越大了,A座经常爆满,附近的御龙湾大酒店合作成为B座,阳面的房间临窗就可以看海,还可以看到风电的叶轮。电厂这几年发展很快,不仅有传统火电,还有水电、光伏和风电,厂内建了一个包括风光水火各业态的大型培训基地,集团公司很多培训班都在这里举办,人气挺旺。
  宾馆订不到的话,还可以住农家院,蛮干净的,房费不高,还包餐饮,吃土鸡和土鸡蛋,享受刚从船上下来的海鲜。也可以在夜色里随便找一家烧烤店,点几样小菜儿,惬意地撸串,喝冰凉的大扎啤酒。东北烧烤很有名的,主打一个“万物可烤”。吃过东北的烧烤,再到别处,总觉得少了些滋味。
  饭后到休闲广场纳凉也不错。夏风习习、喷泉起舞、音乐悠扬。有各种活动群体,跳舞的、练太极拳的、扭秧歌的、打球的、慢跑的、踢毽子的、跳绳的,随便加入。天大地大,海阔天蓝,拥有最天然的背景和最开阔的舞台。2007年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家唱》栏目就曾在这儿激情开唱,绥电家园美景被搬上电视屏幕。
  如果假期够长,海滨待够了,还可以“临碣石观沧海”,或者看看天下第一关,游游兴城古城,观赏下九门口的水上长城……
  绥中电厂是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投产以来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周边渔民上了楼;农家院、海鲜大排档和烧烤店,只每年夏季的收入就能将养全年;初见规模的东戴河开发区,因有电厂的综合能源供应,楼盘性价比高,很多环京人士在这儿买了度假房。
  离开几年了,绥中电厂的房子我始终舍不得卖,觉得那是家,有一份牵绊。等以后退休了,还会回去小住。跟同学、朋友、同事在一起,守着春暖花开,回忆青春的时光。 

(作者单位:国电电力技术咨询分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