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传承接力我们行
——读《我和我的父辈》有感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1145
版次:04

◎邓凤影

  
  《我和我的父辈》并非新片,但我却才翻出来看。这是由四个单元故事组成的电影,分别是“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这些故事分别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和平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几代先辈和各时期的代表性群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从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开放,到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新时期,救国一代、建国一代、富国一代、强国一代,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融入血脉,串起了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照亮了新时代的灿烂明天。
  每个篇章看似独立,却又紧紧相连,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正是那些平凡人的家国情怀。每一个时代的父亲都有他们的选择,硝烟战火年代,家国抉择的艰难具象为别死在我前头,最后却不得不牺牲爱子以保全百姓。新中国建设时期,家国情怀是航天人甘愿在发动机爆炸时,用自己的双眼代替相机,摸清问题所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国情怀是敢于试水的一代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让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家国情怀是奋力拼搏的一代人,让曾经一个个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更是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未来。
  走出影院,我依然沉浸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里。无论是战场上的热血牺牲、航天人的坚强隐忍、改革开放浪潮下的独具慧眼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四大篇章基于不同视角的情感营造,让我们在落泪笑过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是我们共同的“家”!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才有了马乘风父子在大义面前的舍生取义;乘风起、乘风落,是新生、是传承。所以,才有了深藏功与名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大西北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所以才有了赵平洋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争当“先下水”的第一人;才有了未来世界的机器人肩负使命,潜移默化中成为小小实现梦想道路上的引路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看过电影之后,内心变得沉重而久久无法平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对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说,就是要文明修身,要改陋习,树新风。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如今的中国,已经昂首阔步走上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家国担当曾经扛在父辈的肩头,如今也紧握在我们这一代的掌心。我们要一步步走出舒适区,敢闯无人区,增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谋定而后动的睿智,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拼搏努力,创造一个个新奇迹。
  传承,接力,我们行!

(作者单位:双辽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