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追肥浇水育“沃土”
本报特约记者 朱 萌 通讯员 韩浩杰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1416
版次:02
  “恭喜呀,要去读博士了!”
  “这要感谢单位的培养和提供的平台。”
  经过组织推荐、面试考核、校企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等层层筛选后,于今年5月获得神东煤炭与北京交通大学在职工程博士联合培养人选资格的侯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说:“努力终究会有收获,单位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充分展示能力的机会,在完成高端创新研发项目中,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让我有机会有能力参加在职博士的选拔。”
  作为神东煤炭采掘装备研发单位,高端设备研发中心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来抓,为员工搭建了能够充分展现其自身价值的平台,全方位构建了青年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高端设备研发中心坚持打造集研发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一体化平台,组织员工积极参与QC质量提升项目、群众创新创效等活动,选派技术人员参评地方政府及煤炭专业协会创新项目评选,并制定高端设备研发中心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将科技创新纳入部门绩效考核。
  侯强是高端设备研发中心液压技术部项目主管,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和同事宋艳斌讨论项目上的事儿:“我觉得这个系统的压力设计值可以放大到1.15倍,阀块操作机构转轴结构可以做成防尘设计……”为了确保设计最优,他们又拿出前期设计的结构与现在的设计进行反复对比。
  一直以来,高端设备研发中心推进落实项目制管理,以科技创新项目为基础,项目技术带头人带领员工钻研技术攻关。因此,侯强和宋艳斌的这种讨论是技术人员研发过程的日常,也是最真实的写照。
  在项目制管理的基础上,高端设备研发中心还制定了全年培训计划,开展专业技术、安全研发、管理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月度培训、研讨、讲座、交流等提升课程,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班;邀请外部专家专题授课,派出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机构技术管理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煤展,与生产厂家、各大院校开展技术交流;与国内各大知名企业开展对标提升;通过5条培训途径大力培养行业领域科技带头人、工匠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冯晓东是高端设备研发中心电气技术部项目主管,他说:“刚从井下到高端设备研发中心时,接触到的技术和以前的工作完全不一样,感觉无从下手。后来,中心针对青年员工开展了一系列培养计划,特别有针对性,让自己提升很快。”
  初来乍到,冯晓东面对全新的工作觉得隔行如隔山,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接手新工作,他决定利用好高端设备研发中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以研发设备为主,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参加中心内部、外部专业技术培训,跟着项目带头人推进创新项目,边学边干,第一时间跑现场解决井下设备故障,参加生产厂家和技术专家开展的定向技术交流等。
  “特别感谢中心搭建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这样的新手提供了学习和进步的平台,也为中心的青年人才发展创造机遇,搭建舞台。”一年后,冯晓东被评选为高端设备研发中心“青年骨干人才”。回想当初,他感慨万千:“在煤矿数字化转型的今天,高端设备研发中心构筑了一个发展创新的平台,推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翻开高端设备研发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生动而具体地描绘了该中心不断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时代答卷:博士2人、硕士8人,获得高级职称的9人。今年又有11人申报了高级职称,获得注册类证书5人。
  接下来,高端设备研发中心将注重在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问题突破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通过项目制、绩效管理、多元化培训、搭建创新平台等多项举措加快人才培养,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