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风风火火闯“热”市
—— 河南濮阳公司打造一流热力品牌
2024年07月25日
字数:1483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王 颖


  河南省濮阳市以油建市,随着西部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产业园建设,大型化工企业陆续投产,用热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河南濮阳公司认真分析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企业发展情况,确定了大力发展供热的战略,供热能力大幅提升,供热服务半径扩展至20公里,年供热量达1100万吉焦,成功闯出一条小火电企业的生存之路。
  濮阳公司热用户大多为化工企业,近两年化工行业持续低迷,大用户接连减产停产,新项目停建缓投。该公司立足品牌资源禀赋,打造“国能”热力品牌建设,赋予“职工用心、服务贴心、用户放心”的价值创造和品牌创建的丰富内涵,确保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热力市场向更远端延伸。认真分析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核算用汽成本,一户一策,因地制宜逆势开拓热力市场。供热管理部主任史亚川主动与大化专业人员测算双方运营成本,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寻找合作空间,于2023年9月成功替代中原大化一台75蒸吨锅炉,并由大化在其厂内新建供热管道约380米,月均增加用热量12万吉焦。
  中原乙烯是濮阳公司既有热用户,有一台40蒸吨燃气锅炉,所用燃气为其自身工艺过程中的副产气体,但自产燃料气富余无处消纳。濮阳公司供热管理部营销主管马龙针对用户痛点主动寻求破局之道,协调联系下游燃料气用户,经过持续深入沟通,最终帮助中原乙烯实现了燃料气外售,中原乙烯锅炉停运,增加收入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根据市场调研,该公司周边30公里半径范围内,蒸汽管网未通达的地方,蒸汽用量在500吨/日左右,移动供热市场潜力巨大。该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濮热精神,主动拓市场、寻商机、谋合作,2023年7月与郑州百川环保能源公司合作建设移动供热站项目,初期按日外销汽量300吨/天、年10万吨计算,每年可为公司带来30万吉焦左右工业蒸汽外销增量,增加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濮阳公司把打造一流热力品牌建设与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工作准绳,将技术力量向用户前移、优良作风向用户靠拢,与热用户保持良性互动,传递好热力品牌价值,推动热力市场向更远端延伸,把“国能”金字招牌擦得锃亮。
  该公司坚持把供热作为生命线,深挖供热潜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工业供热市场为主导,齐头并进、不拘需求量抢占供热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建立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电厂盈利、减少能源浪费的绿色低碳智慧节能型热力能源供应体系,以供热营收占比过半为总体目标,实现公司供热发展新突破。
  该公司全力为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大用户做好服务,保证2条专线和1条新建5.5兆帕蒸汽管网可靠运行,最大限度满足需求。同时,围绕中原大化170蒸吨、中原乙烯40蒸吨锅炉做文章,力争完成替代。对接濮阳工学院、联鑫化工、雷佰瑞、迈奇二期等项目,超前谋划新建扩建项目用热,适度超前推进供热管网建设,力争尽快实现供汽。继续拓展供热半径,加速推进向高速西、铁路南雪汇冷饮、三盛食品、华鼎建材等企业供汽。协助趸购大热用户国热热力在跨省道、跨高速、跨铁路等难题上取得突破。积极申请濮阳市开发区政府、市交通局、省交通厅跨高速、铁路方案报批,协调路由管网沿线村办经济赔偿等事宜。加强与经开区政府对接,利用热源和区位优势,吸引用热量每小时30吨以上用热企业毗邻设厂。关注濮阳市热力公司关于采暖供热区划的调整及管网建设,优化供热格局,推动落实居民采暖供热区域求近去远规划,以最大采暖供热量保基础电量配额。通过采暖西线——黄埔线释放向西北部包括黄埔一带城区的供热输送能力。
  濮阳公司加强供热设备治理,精益检修维护供热管网,提高机组带热负荷能力,特别是冬季极寒天气的顶峰能力,以健康、可靠的管网保全年供热安全、平稳。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