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词派
2024年07月16日
字数:540
版次:04
清代最有影响的词派之一,因其创立者为常州人张惠言,故名。词作为诗的一种变体,发端于唐代,两宋时达到极盛,元明时期,跌入低谷。直到明末清初,词坛再度热闹,出现了推崇姜夔、张炎清空淳雅的浙西派和推崇辛弃疾、苏轼奔放豪迈的阳羡派。不过因清初文网严密,文人噤若寒蝉,豪放不起来,浙西派称霧词坛。后浙西派逐渐枯寂,沦为专务雕琢章句、怡守声律的“小道”。嘉庆后,文网渐开,继承豪放一脉的常州词派崛起。张惠言作为常州词派的发起者,其首先致力于在理论上给予词以与诗并列的尊崇地位,而非仅仅是“诗余”。其次,他则强调词并非仅仅是文人“言情”的小玩意,而是与诗同样具有“言志”功能的“大道”。为证明此,他还特地编撰了一本《词选》,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词选》中,张对诸多词作进行挖掘,其微言大义的解读,有些说得通,有些则牵强附会。如他曾将温庭筠的著名“艳词”《菩萨蛮》解释为“感士不遇”之意。后来的王国维曾对此类穿凿附会表示了自己的讥讽。不过在当时,响应者却甚多,并形成常州词派。稍晚的常州词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周济进一步发挥张惠言的观点,并提出了“词史”一说,以与“诗史”并尊。常州词派对清词发展影响甚大,近代谭献、王鹏运、朱孝臧、况周颐这四大词家,也是常州词派的后劲。
(据董洪杰《国学知识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