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奋进争先 增量提质创效
2024年07月10日
字数:747
版次:01
金川水电站地灾预警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 余瑞洋)7月5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高山峡谷强卸荷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判识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价委员会从技术方向、代表性、引领性及应用成果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判,认定该项目强卸荷破碎岩体地质灾害识别与防控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金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马尔康市境内,已被列为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建设重点开发项目、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集团“四重一要”重点工程,总装机容量860兆瓦,安装4台215兆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项目立足金川水电站建设实际,揭示了强卸荷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孕育机理,围绕地质灾害成灾过程监控、临灾前识别研判、预测预报及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了综合识别指标,构建了“空—天—地”协同判识方法,厘清了强卸荷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关键致灾因子,搭建了孕灾环境、地表位移和岩土体参数等多源信息监测体系。该体系配套强卸荷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多源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地质灾害分级预警判据,研发了多参数综合预警平台。目前,成果已应用于金川水电站规划设计与安全建设,并推广应用于国道G248复建公路多个标段边坡地质灾害防控。

截至7月8日,包神铁路神朔线年累货运量14852.86万吨,超年进度计划482.94万吨。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拓展资源渠道,定期开展煤源调研,准确掌握煤矿产能、站台存储能力,确保资源提报的准确性,持续构筑稳定的购销关系。科学优化行车作业组织,紧抓空车对位装车盯控、重车编组等环节衔接,最大化组织万吨列车快装、快编、快排,充分发挥各车站集疏运能力,实现增运上量。图为满载乌金的保供列车在朱盖塔站场整装待发(摄于7月7日)。本报通讯员 乔国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