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师带徒成就一对最佳搭档
本报特约记者 王婧
2024年05月23日
字数:1646
版次:03
  一直以来,“师带徒”作为一种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乌海能源公司注重“师带徒”工作,有效提升新人技能和经验,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实现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老石旦矿李雪莹和李进云就是“师带徒”的优秀代表。自师徒结对以来,互帮互助、密切合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被公司评为2023年度优秀师徒。
  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笑起来嘴角弯成好看的弧度,不时用手扶起滑落在鼻梁的眼镜,2010年,大学毕业的李雪莹来到老石旦矿,从皮带工、浮选工、跳汰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历练,成长为一名选煤工艺技术人员。
  李进云作为新入职大学生,2021年来到老石旦矿,朝气蓬勃,刻苦钻研,是矿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为使新人快速成长,让其与经验丰富的李雪莹结为师徒对子。
  作为师傅,李雪莹深知洗煤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她根据李进云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按照时间期限完成学习任务,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严是爱,宽是害,既然叫我一声师傅,我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即便被说不近人情,我也要坚持下去。”李雪莹柔弱的外表很难与“铁面无私”挂钩,可她却以极为严格的带徒方式引导李进云快速学习。她以身作则,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手把手地教徒弟如何调整设备操作参数、做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煤质等。在洗煤生产现场,她时刻关注着徒弟的操作,一旦发现不规范的地方,便会及时指出并耐心指导,并在现场把各个设备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一遍遍向徒弟传授,且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在她的倾囊相授下,李进云不仅快速掌握了洗煤技术的基本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师傅的影响下,李进云逐步养成了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遇到问题非把它“吃透”为止。在原煤质量管控上,他通过智能在线监测、现场检查及预检预修等方式,有效防止大块原煤进入洗煤流程,确保入洗原煤粒度均匀,并细致研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充分利用洗煤智能化优势,凭借对设备的全面掌握并融入知识研究,他率先引入质量在线与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实现产率模拟质量在线智能洗煤,通过对比分析日常生产样与测灰仪数据,构建出多种数据模型,大幅提升精煤质量检测准确率,为智能洗煤提供了精准指导。
  “在师傅身上,我学到了‘不认输、不放弃’的优良品格,遇到再大的难题,只要敢于攻坚,一定能够攻克难关。”李进云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师徒配合越来越默契,乘胜追击,在原煤配洗环节,师徒俩开展外部煤种采样调研,积极探索科学洗煤、配煤、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及时动态掌握矿原煤及外调原煤煤质特征,重点围绕提高精煤回收率这一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指标、测算效益。在老石旦矿洗煤厂总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或一起采样,或一起在化验室做实验,或对着电脑讨论研究分析数据……师徒俩每天都会到现场查看洗配煤比例,检查选煤过程关键工艺指标情况,为企业争取更多盈利空间。
  “师徒搭班,就是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能教他的只是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而李进云好学肯钻研,正是我所欣赏的。”李雪莹调侃的语气是无法掩饰的欣赏。
  日复一日,师徒俩钻研的脚步不停,对喷水、筛板、脱介、脱水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管控,有效提升了各环节效率,降低了清水消耗,实现了清水洗煤与循环水再利用。他们研究实施的粗煤泥技术改造,提高分选压力,使精煤回收率明显提高,效益显著,荣获2024年乌海能源公司“五小”奖励。
  李进云脚踏实地,跟着李雪莹脚步不断挖潜提升,在乌海能源公司洗煤技术比赛中,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优异成绩,成为老石旦矿洗煤厂佼佼者,更把这份师带徒经验持续传递,以师傅为榜样,自己也成为新人的榜样和引路人,传承着师傅的技艺和精神,李雪莹看到自己带出的徒弟能够独当一面,内心倍感欣慰。
  以师之道,传弟子之心,共铸矿山新篇章。在乌海能源公司,还有数不清的师徒对子,一如李雪莹和李进云这般并肩前行,为矿区各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续写薪火相传、技艺永续的动人篇章,为公司持续向更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