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则沟会议
2024年02月21日
字数:579
版次:04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3月29日晚至30日,毛泽东在陕北清涧枣林则沟村召开中共中央会议,讨论中央机关行动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由中央书记处的三位书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工委),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刘少奇为中央工委书记,朱德为副书记,董必武、彭真、康生、陈伯达为常委,伍云甫为秘书长,中央工委立即东渡黄河,前往晋西北或其它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会议前一天,中央还成立了后方委员会,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副书记和后方支队司令,转移到晋绥解放区,负责中央机关的后方保障工作。
会议之后,中央机关人员为了便于行动,编成四个大队,成立了直属队司令部,任弼时为司令(化名史林),陆定一为政治委员(化名郑位)。毛泽东取代名“李得胜”,周恩来取代名“胡必成”。中央工委于3月31日从陕北出发,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开始工作。1948年5月,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村以后,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枣林则沟会议是在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根据形势的要求,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又做好了应付各种突然事变的准备。
会议之后,中央机关人员为了便于行动,编成四个大队,成立了直属队司令部,任弼时为司令(化名史林),陆定一为政治委员(化名郑位)。毛泽东取代名“李得胜”,周恩来取代名“胡必成”。中央工委于3月31日从陕北出发,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开始工作。1948年5月,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村以后,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枣林则沟会议是在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根据形势的要求,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又做好了应付各种突然事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