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2024年02月21日
字数:2996
版次:01
“K306+200-K307+700线路积沙严重,50分钟之后有列车接进。需紧急处理!”
“现在开始点名,霍伟、赵学科、王志……”
“到”“到”“到”……
2月3日凌晨5时的甘其毛都只有点点亮光,广袤的戈壁还在沉睡。而甘其毛都站区的党员早已集合完毕,紧急前往区间沙害地点进行清沙作业。
一块面巾、一盏头灯、一副护目镜,一把铁锹、一部对讲机、一套清沙具,清沙队员们全副武装紧急投入清沙“战役”,与疾风狂沙作着抗争。经过连续40分钟的不懈努力,两条笔直的钢轨面被清沙队员们从漫天沙尘中“挖出”。
6时,天微微亮,风沙也渐渐停止嘶吼,逐渐平息。在队员们头灯的互相照射下,清晰可见他们在这场“沙雨”中战斗的痕迹:头发、耳朵、鼻孔、嘴巴,细密的沙子无孔不入。
而这样的“紧急集合”,在甘其毛都春寒料峭的二月天里几乎每天都要上演。
看着眼前的战斗成果,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副书记刘乐说:“我们的清沙突击队就是甘泉线上的‘消防队’,沙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一旁的白少伟接话道:“是啊,我们就得像车站近旁那棵千年不倒、枝干粗壮的山榆,在这里安下心、扎住根、守好路。”“对的,甘其毛都就是‘一棵树’的意思,咱们每个人都是‘这棵树’,我骄傲!”
赵学科最后模仿春晚小品里的那句“我骄傲”,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一身疲惫也随着此起彼伏的笑声烟消云散。返程路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欢乐,让这个充满凉意的清晨变得暖意融融。
励新“生芽”
集团公司于2020年7月启动基层党建创新三年行动后,包神铁路集团品牌党支部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著称的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以其独特的品牌和扎实的工作成功入选集团公司“基层党建创新示范党支部”。
为推进党建创新工程扎实开展,包神铁路集团党委迅速启动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立以甘泉铁路公司党委书记为党支部联系点负责人的党建品牌创建提升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集团公司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及包神铁路集团奋进文化,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党建品牌,深度挖掘、全面总结,制定关于创建提升“一棵树”党建品牌的实施方案,创新打造“一棵树”党建品牌,提炼出“坚守、务实、向上、奉献、怒放”的“一棵树”党建品牌文化内涵。
瞄准薄弱环节、全力攻坚克难,包神铁路集团全面夯实党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突破重点难点,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提炼深化亮点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一棵树”党建品牌示范效应充分展示。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围绕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站区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全面打造“一棵树”党建品牌;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将“一棵树”具象为“思政树”“组织树”“先锋树”“保障树”“纪律树”,让树树茁壮、精神合一,让“树的元素”“树的精神”与支部党建工作有机融合,让“一棵树”精神成为支部党建的核心内涵、核心价值;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以创新的体系架构和务实的方法路径,将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打造成为具有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北疆边境枢纽特色,在集团公司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层党建创新品牌,成为一座坚强的新时代北疆铁路红色桥头堡。
深耕“成长”
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在前、思在前、用在前,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3年来,党支部着力打造智慧型党建,将VR技术应用到党员学习之中,以手机为媒,定时更新含有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不因时间地域拘束,为全体党员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助力党建工作提“智”增效。
充分运用“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甘泉夜校等平台,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原文朗诵、观影说感、邮寄家书等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将具有热度、温度的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体党员的日常行动,知行合一。深入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党员示范点、党员标准化线路、清沙突击队包保区段、全员营销党员服务岗等,党员先锋性更加突出,有效促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促使党员立足岗位实际,争当先锋模范。
不仅如此,党支部积极与上级党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与集团煤炭运输部党支部联合开展服务基层特色党日活动,认真交流工作学习情况,共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提质增效解难题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战略部署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同时,党支部与煤炭监管区、口岸琮霖国际学校、边防检查等单位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与属地政府联创文化教育基地,在口岸千年古榆旧址挂牌打造“一棵树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一棵树”党建展厅,打造系统性、实效性、群众性的党员思想教育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
此外,党支部结合职工切身需求,扎实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扶贫助困”“边远焦虑疏导”等系列活动,利用沙盘、身心减压调养舱、心理自测仪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职工精神面貌。组织党员开垦、栽种“党员绿化林”,举办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等各类文娱休闲活动,不断激活职工“快乐源”,让职工更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精进“繁茂”
推开党支部党员活动室,满墙荣誉不仅是党支部打造战斗堡垒竭诚奋斗的足迹,更是全体党员在包神铁路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铸就“一棵树”党建品牌的灿灿底色,鲜红而纯粹。
“‘一棵树’党建品牌的凝练,让每名党员心中都多了一份荣誉和自豪,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这里虽然荒芜偏僻、条件艰苦,但是有了品牌的加持、职工的聚力,从甘其毛都到金泉,333公里的甘泉铁路上,都洋溢着生机、绽放着光芒。”甘泉铁路公司党委书记对此颇有感触。
面对开通运营以来的持续亏损困境,甘泉铁路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同心摸索扭亏办法。而全员营销机制的推行成为改变的先声,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开展全员货运营销,建立定期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在一次次的策略调整和实践中,用实际行动筑起扭亏为盈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拓展蒙煤运输渠道,扩大服务范围,紧抓外购煤业务,丰富自身“造血功能”。强化成本管控、拓展专用线业务、优化机车购置模式、降低集团内部单位清算费用,多措并举、群策群力,一步步向着扭亏为盈的目标接近。
2023年3月,公司实现自成立以来首次盈利的重大转折。这则喜讯,让所有人感到欣喜和振奋。
“连续亏损,对于每一个甘泉的干部职工来说,都是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甘泉铁路公司总会计师黄彬激动地说道。
的确,困难和挑战总是并存。但总有人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力挽狂澜。无论是不分昼夜的“清沙突击队”还是特殊时刻的“抗疫突击队”,亦或是“营销意识”强、“服务意识”强、主动为公司寻路子找运量的“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全员营销小组……在关键之处、危难时刻,总有他们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也正是这份力量,让扎根北疆的“一棵树”生根发芽,在时光的见证下,逐渐繁茂为甘泉“一片林”。
2023年,甘泉铁路公司年累计货运量达1015.2万吨,创自开通运营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为获取境外资源、保证能源矿产品供给作出突出贡献。
如今,满载乌金的列车穿梭于甘泉大地,承载着所有人的期盼。列车外,戈壁滩上“一棵棵树”郁郁葱葱、连绿成荫,共同见证着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的成长壮大。
“现在开始点名,霍伟、赵学科、王志……”
“到”“到”“到”……
2月3日凌晨5时的甘其毛都只有点点亮光,广袤的戈壁还在沉睡。而甘其毛都站区的党员早已集合完毕,紧急前往区间沙害地点进行清沙作业。
一块面巾、一盏头灯、一副护目镜,一把铁锹、一部对讲机、一套清沙具,清沙队员们全副武装紧急投入清沙“战役”,与疾风狂沙作着抗争。经过连续40分钟的不懈努力,两条笔直的钢轨面被清沙队员们从漫天沙尘中“挖出”。
6时,天微微亮,风沙也渐渐停止嘶吼,逐渐平息。在队员们头灯的互相照射下,清晰可见他们在这场“沙雨”中战斗的痕迹:头发、耳朵、鼻孔、嘴巴,细密的沙子无孔不入。
而这样的“紧急集合”,在甘其毛都春寒料峭的二月天里几乎每天都要上演。
看着眼前的战斗成果,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副书记刘乐说:“我们的清沙突击队就是甘泉线上的‘消防队’,沙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一旁的白少伟接话道:“是啊,我们就得像车站近旁那棵千年不倒、枝干粗壮的山榆,在这里安下心、扎住根、守好路。”“对的,甘其毛都就是‘一棵树’的意思,咱们每个人都是‘这棵树’,我骄傲!”
赵学科最后模仿春晚小品里的那句“我骄傲”,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一身疲惫也随着此起彼伏的笑声烟消云散。返程路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欢乐,让这个充满凉意的清晨变得暖意融融。
励新“生芽”
集团公司于2020年7月启动基层党建创新三年行动后,包神铁路集团品牌党支部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著称的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以其独特的品牌和扎实的工作成功入选集团公司“基层党建创新示范党支部”。
为推进党建创新工程扎实开展,包神铁路集团党委迅速启动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立以甘泉铁路公司党委书记为党支部联系点负责人的党建品牌创建提升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集团公司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及包神铁路集团奋进文化,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党建品牌,深度挖掘、全面总结,制定关于创建提升“一棵树”党建品牌的实施方案,创新打造“一棵树”党建品牌,提炼出“坚守、务实、向上、奉献、怒放”的“一棵树”党建品牌文化内涵。
瞄准薄弱环节、全力攻坚克难,包神铁路集团全面夯实党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突破重点难点,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提炼深化亮点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一棵树”党建品牌示范效应充分展示。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围绕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站区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全面打造“一棵树”党建品牌;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将“一棵树”具象为“思政树”“组织树”“先锋树”“保障树”“纪律树”,让树树茁壮、精神合一,让“树的元素”“树的精神”与支部党建工作有机融合,让“一棵树”精神成为支部党建的核心内涵、核心价值;
3年来,包神铁路集团以创新的体系架构和务实的方法路径,将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打造成为具有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北疆边境枢纽特色,在集团公司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层党建创新品牌,成为一座坚强的新时代北疆铁路红色桥头堡。
深耕“成长”
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在前、思在前、用在前,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3年来,党支部着力打造智慧型党建,将VR技术应用到党员学习之中,以手机为媒,定时更新含有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不因时间地域拘束,为全体党员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助力党建工作提“智”增效。
充分运用“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甘泉夜校等平台,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原文朗诵、观影说感、邮寄家书等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将具有热度、温度的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体党员的日常行动,知行合一。深入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党员示范点、党员标准化线路、清沙突击队包保区段、全员营销党员服务岗等,党员先锋性更加突出,有效促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促使党员立足岗位实际,争当先锋模范。
不仅如此,党支部积极与上级党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与集团煤炭运输部党支部联合开展服务基层特色党日活动,认真交流工作学习情况,共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提质增效解难题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战略部署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同时,党支部与煤炭监管区、口岸琮霖国际学校、边防检查等单位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与属地政府联创文化教育基地,在口岸千年古榆旧址挂牌打造“一棵树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一棵树”党建展厅,打造系统性、实效性、群众性的党员思想教育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
此外,党支部结合职工切身需求,扎实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扶贫助困”“边远焦虑疏导”等系列活动,利用沙盘、身心减压调养舱、心理自测仪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职工精神面貌。组织党员开垦、栽种“党员绿化林”,举办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等各类文娱休闲活动,不断激活职工“快乐源”,让职工更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精进“繁茂”
推开党支部党员活动室,满墙荣誉不仅是党支部打造战斗堡垒竭诚奋斗的足迹,更是全体党员在包神铁路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铸就“一棵树”党建品牌的灿灿底色,鲜红而纯粹。
“‘一棵树’党建品牌的凝练,让每名党员心中都多了一份荣誉和自豪,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这里虽然荒芜偏僻、条件艰苦,但是有了品牌的加持、职工的聚力,从甘其毛都到金泉,333公里的甘泉铁路上,都洋溢着生机、绽放着光芒。”甘泉铁路公司党委书记对此颇有感触。
面对开通运营以来的持续亏损困境,甘泉铁路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同心摸索扭亏办法。而全员营销机制的推行成为改变的先声,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开展全员货运营销,建立定期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在一次次的策略调整和实践中,用实际行动筑起扭亏为盈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拓展蒙煤运输渠道,扩大服务范围,紧抓外购煤业务,丰富自身“造血功能”。强化成本管控、拓展专用线业务、优化机车购置模式、降低集团内部单位清算费用,多措并举、群策群力,一步步向着扭亏为盈的目标接近。
2023年3月,公司实现自成立以来首次盈利的重大转折。这则喜讯,让所有人感到欣喜和振奋。
“连续亏损,对于每一个甘泉的干部职工来说,都是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甘泉铁路公司总会计师黄彬激动地说道。
的确,困难和挑战总是并存。但总有人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力挽狂澜。无论是不分昼夜的“清沙突击队”还是特殊时刻的“抗疫突击队”,亦或是“营销意识”强、“服务意识”强、主动为公司寻路子找运量的“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全员营销小组……在关键之处、危难时刻,总有他们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也正是这份力量,让扎根北疆的“一棵树”生根发芽,在时光的见证下,逐渐繁茂为甘泉“一片林”。
2023年,甘泉铁路公司年累计货运量达1015.2万吨,创自开通运营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为获取境外资源、保证能源矿产品供给作出突出贡献。
如今,满载乌金的列车穿梭于甘泉大地,承载着所有人的期盼。列车外,戈壁滩上“一棵棵树”郁郁葱葱、连绿成荫,共同见证着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的成长壮大。